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最後是怎麼去世的?

2016-08-12 23:00:58

  文繡出生於滿洲上三旗中的鑲黃旗的貴族傢庭,可惜在她的父親端恭病逝不多時日,大清朝滅亡,滿族地位也喪失,端恭傢族自此落敗。 1921年春,末代皇帝溥儀選後,文繡被五叔華堪哄去照相參加皇上選秀。溥儀在呈上來的幾張照片裡,圈瞭文繡。其實文繡並不好看,遠不及同時參加選秀的婉容,但溥儀不知為什麼看她特別順眼。

  結果,他也是做不瞭主的,端康太妃為他擬定瞭姿容美麗、傢世較好的婉容,而文繡最終被定為淑妃。隻是皇後與皇妃之差,但文繡在入宮後即開始瞭她不幸的生活。 進宮後,婉容因與文繡爭風吃醋,平日對她很排擠。文繡也從未曾得到溥儀寵幸,加之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心內鬱悶無法排解。好在,她自幼喜讀詩書,於是獨居長春宮內,與書為伴。

  溥儀雖不曾寵幸她,還是為她請來英文老師以及名儒傳授英語、四書五經、詩詞格律。可以說,在深宮的幾年,文繡從書本上受益很多。可惜這樣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多久,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溥儀與宮中人被逐出皇宮,暫居北京醇親王府。

  出宮後,文繡很想改善先前在冷宮的處境,與溥儀保持平等身份。她也為溥儀獻計獻策,但溥儀卻一心投靠日本人,希望借此復辟清帝王業。文繡不願溥儀與日本人勾結,力勸幾次,很讓溥儀反感,竟日漸對她冷淡。在他們舉傢遷至天津日租界之後,溥儀對文繡就更不好瞭。

  以前他對文繡隻是冷淡,還不至於反感,現在他是真煩她瞭,甚至打罵她。以後吃飯上街就更沒文繡的份兒,他與婉容去逛大百貨公司,乘汽車去兜風,去跳舞溜冰,而文繡這時與溥儀已經情感惡化到極點。那時溥儀與婉容住二樓,文繡住在樓下大廳南邊的一間房裡,平日無事已不再來往,陌生得如同路人。

  他們在天津住瞭七年,文繡漸成局外人。什麼好事都沒她的份兒。婉容過生日,收到貢品無數,連文繡也送瞭宴席一桌、燒鴨一對、餅幹兩匣。文繡的生日卻無人記得,孤燈獨坐。 長年與書為伴,文繡眼睛深度近視,還患瞭失眠癥,無人疼無人愛,心內愁腸百結,每到夜深人靜孤獨感便深深襲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瞭。

  文繡想到離婚。原因不外乎下面幾點:看不慣溥儀投靠日本人;溥儀對她的冷淡辱罵讓她對他失去最後的幻想;她想自由。 在文繡找到律師向溥儀提出離婚時,溥儀還是很吃驚的,這在史上是從未出現過的荒唐事。但無法改變文繡的堅持,雙方最後達成協議:溥儀付給文繡五萬元生活費,而文繡答應溥儀永不再嫁。

  離婚後,文繡回到北平。雖已開始平民生活,宮中一些習慣還保留著。請瞭四個傭人,打理傢務。她每天換衣,洗手必要洗三道,一次的水要比一次熱,最後一盆水還不能燙手。如果不合適,是要被她罵的。在清貧中,還是有點小小的奢華,而那筆七扣八扣所剩無幾的生活費,很快讓她坐吃山空。她在傢讀書的日子也告一段落。 文繡改回傅玉芳的名字,去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學校做瞭國文與圖畫課的老師。這似乎是新生活的開始,文繡臉上漸漸有瞭笑容,她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而學生也很喜歡她。她年輕,嗓音清亮,學識淵博圖畫得那麼好。文繡真覺得快樂。

  這是屬於一個平民百姓的快樂,是擁有自由的快樂。然而這樣的好日子還沒來得及細品,有好事者發現傅玉芳原來就是末代皇妃文繡,這下熱鬧可來瞭,除瞭本校的,外面人也每天堵在門口,好奇地窺視這個“淪落”瞭的皇妃。文繡本想應對過去,但後來連記者也擁來,這讓文繡每天過得非常狼狽。在無奈之下,文繡含著眼淚離開瞭學校。

  從學校出來後,文繡失業。以前的傢也不能住瞭,搬到劉海胡同的四合院隱居起來。雖是隱居,也不得安寧,來求婚的、騷擾的很多,文繡那年才24歲,卻遵守離婚時永不再嫁的約定,把所有人都回絕瞭。 這樣的日子又捱瞭四年,帶在身邊的珠寶首飾也賣得差不多,文繡辭退傭人,賣瞭房產,僅留一間住著。經濟上已現危機,她隻好重操挑花舊業。這還是她在年少幫母親養傢時所學的手藝。

  沒想到時光流轉,她皇妃也做瞭,還會重操這項手藝。挑花賺不瞭多少錢,文繡隻得投靠娘傢的表哥。 在親戚傢,文繡糊過紙盒,還去做過挑灰、遞磚之類泥瓦工才幹的粗活,甚至被迫去街上叫賣香煙。在街上叫賣香煙時,又受到記者圍堵,她驚慌地逃回傢裡。好在經人介紹,文繡很快找到一校對的工作,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是由此開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