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和董小宛是同一個人嗎?董鄂妃如何成為順治帝的妃子?

2016-08-13 13:20:20

  清初皇帝順治是歷史上有名的多情種子,他愛美人不愛江山,在自己鐘愛的妃子去世後,開始萬念俱灰。據民間傳說,順治因董鄂妃去世心灰意冷,遁入空門。而董鄂妃究竟是何人呢?是順治以一般途徑納入宮中的妃子,還是另有來歷?

  據湯若望回憶錄記載,順治皇帝狂熱地愛上瞭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並在這位軍人斥責他夫人時,打瞭此軍人一個耳光,於是這位軍人因憤致死,或自殺而死。皇帝於是把這位軍人的夫人收入宮中,並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產下一子,皇帝本預備立他為將來的皇太子。但是這位皇子竟於數星期之後死去,其母不久亦去逝。這與《禦制董妃行狀》中說董妃“後於酉冬生榮親王,未幾王薨”的記載相合。於是有人推測董鄂妃實為這位軍人之妻。

  不過,誰是那個軍人,為什麼他的夫人在宮禁中竟能自由出入,實是耐人尋味。從其夫人與皇帝的親近情形看,必為近臣。有人於是開始猜測上述軍人即是順治之弟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即襄親王。此人卒於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七月初三日,終年16歲。董鄂妃於同年八月間在其18歲時即被冊封為賢妃,從時間上推測,正好27天的服制剛滿。

  對董鄂妃進宮時情形,當時諸種史書均沒有作過詳細的記載,僅僅有順治在挽詞中說她在18歲時,以其德優而被選入宮中。可是選秀制度規定,超過17歲的女子就沒有權利參加選秀瞭。董鄂氏若18歲時才去應選,別說“以德選入掖庭”,就是和眾“合例女子”競爭而進宮做侍女的可能性都很小。那時選秀的合適年齡一般在13歲至16歲之間,若把初選、復選、擇配、成婚和與襄親王一起過日子的時間等因素考慮在內,董鄂妃參加選秀的年齡應在15歲左右,也就是順治十年前後。董鄂氏進宮後沒多長時間,順治便將其賜為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妻子。

  清初有各宗室及親郡王命婦輪番入侍後妃制度,作為襄親王妻子的董鄂氏,當然有進宮的姿格。長時間周旋於內宮,這樣自然而然就有機會與皇帝交往。順治十一年四月,孝莊太後覺察到兒子與弟媳之間有不正當的勾結,趕忙命令停止命婦入侍後妃之例,說以前根本沒有此定制,應“嚴上下之體,杜絕嫌疑”,這似乎就是針對順治與董鄂氏的不正當關系而言。

  襄親王與順治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董鄂氏卻是襄親王的妻子。順治這種強占弟媳的可惡行為當然不但有辱國體、宗門和傢法,更嚴重的是惡化瞭滿蒙貴族的政治關系,因此孝莊太後當然要竭力反對。首先,她廢棄瞭親王郡王命婦入侍後妃的舊例,以便不讓兒子和董鄂氏繼續來往,接著冊立孔四貞為東宮,想使順治轉而寵幸孔四貞,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均沒有效果。順治為瞭得到弟媳,逼死胞弟,奪占弟媳。對於順治的種種行為,孝莊太後在無可忍耐時終於亮出“殺手鐧”,將董鄂妃除去,也因此導致瞭順治出傢的鬧劇。

  以上說法隻是一些人的推測而已,在民間,關於董鄂妃的來歷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董鄂妃即為明清之際江南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姓董名白,字青蓮,又字小宛,她在19歲時嫁給瞭當時有名的才子冒襄,冒襄的《影梅庵憶語》記載瞭董小宛的生平,《憶語》中追述她的生平時不吝筆墨,但對小宛生病及喪葬等事卻語焉不詳。冒襄寫道“到底不諧,今日驗兌。”似乎董小宛不是病死,病死應作悼亡之辭,而不至於生出“不諧”之嘆。於是有人推測說冒襄以小宛被擄之日作為祭辰,托言小宛已死,實則被擄入宮,賜姓董鄂,晉封貴妃瞭。

  到底董鄂妃是順治弟媳,還是民間傳說之董小宛,尚無人作出肯定的結論,董鄂妃的來歷與順治是否出傢一樣,成為千古之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