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總理拉賓是被什麼人殺死的?

2016-08-13 13:22:26

  1995年11月4日夜,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國王廣場上燈火通明,照得整個廣場如同白晝一樣。這裡正在舉行著一個有十萬人參加的、聲援和平的集會,以色列總理拉賓到會發表演講,呼籲全體民眾支持他的和平政策。總理慷慨激昂的演講獲得瞭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廣場上的群眾唱起《和平之歌》,拉賓在人群的簇擁下,走向等在一旁的卡迪拉克防彈轎車。突然,拉賓身後響起槍聲,拉賓應聲倒在地上。一小時後,這位中東和平的使者停止瞭呼吸,終年75歲。

  拉賓遇刺不幸去世的噩耗震驚瞭全世界,各國政府和領導人紛紛發去唁電,盛贊拉賓對世界和平事業做出的貢獻,緬懷他的偉績,嚴厲譴責恐怖分子的刺殺行為。

  拉賓曾經也是一個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擔任過以色列陸軍參謀部長、國防部長等職務,為以色列擴張版圖立下瞭汗馬功勞,也曾嚴厲鎮壓過巴勒斯坦人的起義。但是,戰爭的連綿不斷和殘酷喚起瞭他的良知,他努力要在這塊戰火紛飛的土地上實現和平。

  1992年,72歲的拉賓在大選中擊敗對手,第二次擔任瞭以色列總理。上臺後,他憑借著在以色列的巨大威望,先後與巴勒斯坦、約旦簽訂瞭一系列“土地換和平”的協議,給中東地區帶來瞭和平的曙光。鑒於拉賓在促進中東和平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聯合國授予瞭拉賓多項和平大獎,1994年,拉賓獲得瞭諾貝爾和平獎,1995年,拉賓再次和阿拉法特、佩雷斯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拉賓這些化解矛盾、著眼民族利益,爭取中東長久和平的舉動,贏得瞭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重,但是也激起瞭以色列國內一些極端右翼分子的不滿,一些態度強硬的猶太組織甚至認為,拉賓是一個“把國傢拱手讓給阿拉伯人”的“叛徒”、“賣國賊”,激進組織因此策劃瞭這起槍殺案。

  不久,以色列官方宣佈,當場抓獲瞭刺殺拉賓的兇手,他是赫茲利亞市巴爾伊蘭宗教大學法律系的一個學生,名叫伊加爾。阿米爾。27歲的他一直是拉賓政府的反對者,經常參加抗議拉賓政策的活動。在警方審問下,他對自己刺殺總理的罪行供認不諱,並聲稱是“個人行為”。並且還交代,他曾5次試圖暗殺拉賓,均因條件不成熟而失敗。這次他站在拉賓身後兩米多遠的地方,向總理背部連開瞭三槍。

  但是,在拉賓遇難身亡當天,醫院出具的驗屍報告上卻說,子彈從拉賓胸口射入,穿透瞭心臟的大動脈,又從第五與第六脊椎骨射出。警方也斷定:根據拉賓體內殘留的大量火藥粉末和衣服上的破洞判斷,刺客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殺手,致命的一槍是用槍抵住拉賓的胸口射擊的。也就是說,拉賓實際上是兩次遇刺。

  到底是誰殺害瞭拉賓?醫院報告上記錄,拉賓因致命槍傷大出血,輸血八次,拉賓的保鏢魯賓則在槍響的一剎那,就把拉賓壓到身下,而警方在案發現場卻沒有發現絲毫血跡。另外,案發現場剛好被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拍瞭下來,膠片上顯示著:拉賓在中彈後,身體猛地向後一轉。對比官方說法,子彈從拉賓背後射來,擊斷脊椎,傷及脊髓,這就讓人很難理解。當脊髓受傷後,人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信息傳遞受到影響,會喪失運動能力,不要說轉身,就連手指都動彈不瞭。綜合上面的情況,很可能是廣場槍擊發生後,在拉賓被送往醫院的途中發生瞭第二次謀殺。記者巴裡。哈密什和電腦專傢納坦·赫芬不約而同地對整個拉賓案進行瞭追蹤分析,最後不謀而合地下瞭拉賓遇刺別有內情的結論。

  拉賓受傷之後,由他的司機達姆奇駕車送往醫院,達姆奇原是一名賽車手,二十餘年來為四任總理開過車,經驗非常豐富。可以色列國王廣場到伊希洛夫醫院隻隔兩條馬路,步行不過15分鐘,開車隻需要5分鐘就能到,而當天卻花瞭整整20分鐘才到醫院。達姆奇後來解釋說,當天通往醫院的路口不巧都設有路障,慌亂中他走錯瞭路,幸好半路上有人指點,他才開到瞭醫院。但這種解釋很難使人信服,一輛載著受瞭傷的國傢總理的車,竟然無法闖過一般性路障?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汽車繞瞭一個大圈子到達醫院時,醫生們竟然還沒有得到通知,更談不上做好瞭急救準備。

  巴裡·哈米什對現場錄像進行瞭仔細、認真地研究,清楚地看到司機沖出車外時,汽車的四扇車門都打開著,車旁沒有任何人,但右車門卻最先悄悄關上瞭,當司機坐進車內後,先關上瞭左前門,又側身關上瞭右前門。負傷的保鏢魯賓坐在後排,他的左邊躺著拉賓,另一名保鏢關上瞭左後門,車啟動瞭。拉賓這輛車後門沒有裝開關門的遙控裝置,是否有人早就藏在車裡,並關上瞭右後門?如果有這樣一名神秘刺客存在的話,那他就是殺害拉賓的真正兇手。而汽車在前往醫院的途中多繞瞭巧分鐘,無疑就是讓兇手逃離。但這些僅是推測而已,沒有可靠的、令人信服的證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