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傻子”皇帝克勞狄是怎麼死的?他憑什麼統治羅馬十三年?

2016-08-13 13:24:57

  公元41年1月24日,羅馬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地中海沿岸的初春,帶著咸味的海風不時吹來,更是增加瞭幾分寒意。

  但這一天卻並不顯得冷清,羅馬城中的人們三五成群地佇立在街道兩邊翹首期盼,或是在街頭巷尾走來走去。元老院議事廳裡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這樣熙熙攘攘的情況已經持續瞭兩天,一切似乎還沒有停止的跡象。原來在三天前,羅馬帝國皇帝蓋烏斯被近衛軍在皇宮裡刺殺,現在元老院正在為新皇帝的人選爭執不下。突然,大墻外面一陣混亂,人們疑惑地看過去,隻見皇帝的近衛軍正眾星拱月般地簇擁著一個人走過來,他就是被暗殺的皇帝的叔叔,羅馬人眾所周知的“傻子”克勞狄。

  原來當皇帝被暗殺的時候,當時已50多歲的克勞狄正好親眼目睹瞭一切經過,嚇得躲在窗簾後面簌簌發抖。近衛軍發現後將他拖瞭出來,本來準備殺瞭他滅口,但看到他又老又醜、膽小怕事,才放過瞭他。當元老院的元老們為瞭新皇帝的人選幾天來爭論不休的時候,近衛軍們就惡作劇般地擁立他為皇帝。

  軍營裡的士兵們不斷高呼著克勞狄的名字,議事廳裡卻如死瞭一般的寂靜,元老們面面相覷,好長時間才緩過勁來。近衛軍和士兵們擁有強大的武裝,他們的意志不能違反,盡管內心有一萬個不願意,元老們還是趕緊爭先恐後地把元首一切慣有的權力和頭銜授給瞭克勞狄。於是,羅馬歷史上第一個由近衛軍擁立的、也是惟一以“傻”著稱的皇帝克勞狄,就這樣在垂暮之年傳奇般地登上瞭羅馬權力的最高峰。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當時的羅馬帝國經過長期的對外擴張,已經成瞭一個以地中海為內海、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這個“傻子”皇帝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竟達十三年之久。人們不僅要問:他到底僅僅是貌似癡呆、大智若愚呢,還是真的低能、受人操縱、愚弄?

  克勞狄的“傻子”稱呼由來已久。克勞狄於公元前10年出生於羅馬行省高盧的首府——魯恩,他的父親德魯素斯就是這個省的總督。雖然出身高貴,但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克勞狄是不幸的。無情的病魔不僅損害瞭他的健康,毀壞瞭他的容貌,而且影響瞭他的智力和思維正常發育,身體弱不禁風,行動遲緩笨重,也不善於和人交談,為此他飽受痛苦、歧視和嘲笑,是奧古斯都傢族有名的“醜小鴨”。

  不過,歷史記載中的克勞狄卻充滿瞭矛盾,眾說不一,並由此引發瞭後人長期的爭論。

  根據一些史料記載,貌似癡呆的克勞狄一世,不但學術上有自己的見解,在政治上也頗有建樹。克勞狄當政前的皇帝胡作非為,使羅馬帝國事實上已經陷入瞭危機,國庫空虛,元老大半喪亡,整個國傢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克勞狄面對這麼一大堆爛攤子,處理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信心、意志和智慧令所有人都贊嘆不已。登上帝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賞近衛軍士兵,感謝他們的擁戴之功,並因此緩解瞭皇帝與軍隊之間的關系;以寬容、合作的姿態同元老院建立瞭良好關系;下令取消對有關被控叛國罪者的審訊;召回瞭一些被放逐的元老,並歸還瞭他們被沒收的財產等等。這些措施在國傢政治生活中創造瞭一種難得的團結氣氛。在外交上,他歸還瞭前皇帝從希臘不擇手段弄來的雕像等一些珍貴藝術品;同時又禦駕親征,率領羅馬軍隊橫渡泰晤士河,征服瞭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小國傢。克勞狄也很重視與民眾的關系,一上臺就宣佈廢除瞭一些不合理的賦稅,向行省居民贈送公民權,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擴大瞭帝國統治的基礎。

  當時羅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傢塞涅卡,對他的描述、評價卻是前後截然相反,甚至是自相矛盾。在公元42年的一封信裡,他稱贊皇帝是“愷撒之後最好心的人”;但在不久後的一篇諷刺文裡,他又把皇帝描繪成一個暴君、傻瓜,譏諷他會在死後變成一個南瓜,在當時的人眼中,南瓜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詞。後來的歷史學傢塔西佗等人也沿用瞭這種說法,一面稱贊克勞狄在統治初年寬厚仁慈,把國傢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瞭士兵和公民的喜愛;另一面又嘲笑他是個毫無主見的笨蛋,隻會聽從妻子和奴仆們的意見行事,不像是一個皇帝,更象是一個奴仆,蘇托尼烏斯在他的《十二愷撒傳》裡寫道:“由他自己決斷的事甚至沒有他的妻子和被釋奴命令的多,因為他總是依他們的利益和希望做事。”總而言之,同時代的歷史學傢大都傾向於否定他,認為他的確是一個傻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