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武昭帝姚萇簡介 歷史上姚萇是怎麼死的

2016-08-13 13:31:35

  坐擁天下的帝王寶座,是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的,後秦國主姚萇得到這個寶座,可謂是煞費苦心,也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就是這樣一個狡猾的姚萇,最後用背叛和暴亂換來瞭至高無上的地位,卻在身後遭受千百年的唾罵。

  後秦武昭帝姚萇簡介

  睡覺時被噩夢困擾,想起來如骨鯁在喉。這大概是做過壞事的人的一般通病,後秦國主姚萇也不例外。他因為殺死瞭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堅,自己當瞭皇帝後,就再也沒過過踏實的日子。後秦武昭帝姚萇(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肅隴西西梁傢營村紅崖)人,羌族。十六國時期後秦政權的開國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萇(cháng)是羌族首領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出生於羌族的姚萇,本身就擁有很強的戰鬥力,這來自於他們驚人的生存能力和適應力。羌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上古時就已活動於西北,秦漢時主要生活於今甘肅、青海一帶,東漢時漸遷徙關中,西晉時遍佈關中各郡縣,主要集中在馮翊(今陜西大荔)、北地(今陜西耀縣、富平一帶)、新平(今陜西彬縣)等地,人數多達數十萬,約占關中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個古老的民族發展到魏晉時期,形成瞭一定的規模和數量,並且不甘於偏安一方,為瞭食物和領域,他們積極尋找著發展的機會和方法。羌人的建國,可謂幾經周折,經歷瞭漫長的等待。從這方面講,姚萇是幸運的,他圓瞭羌人主事中原的夢想,在羌族歷史上寫下瞭極其輝煌的一頁。姚萇開創的後秦帝國,是五胡十六國後期一個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視的政權,它一度以關中為中心,雄踞中原,在北方,曾與慕容後燕二分天下,稱霸一時。

  姚萇的父親姚弋仲,是個瞭不起的人物,很有政治頭腦。姚萇在後來能夠當上皇帝,與他父親是分不開的,適逢晉末喪亂,他“不營產業,唯以收恤為務”,專門籠絡各方的人才勢力,一時“眾皆畏而親之”(以上均見《晉書》),由於投奔的人很多,便漸漸拉起瞭一支隊伍。父親的苦心經營,為姚萇打下瞭一定的基礎。

  後來,逐漸成勢的姚萇跟隨其兄姚襄征伐,為之出謀劃策。東晉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前秦皇帝苻生派將軍苻堅率軍進攻姚襄。姚襄戰死,姚萇率部眾投降苻堅,萬般無奈的姚萇從此開始為苻堅賣命。苻堅建立的前秦帝國,是依靠著大量的羌人打拼下來的,打敗羌軍,收復羌人軍隊,讓前秦在關中站穩腳跟,繼而構建起強盛的帝國大廈;而前秦政權頻臨崩潰時,又是羌人給瞭它致命的一擊,讓帝國最終走向滅亡。

  客觀的說,前秦帝國的興盛,姚萇是功不可沒的。前秦東滅前燕,西並仇池、前涼,北伐代國,南取梁益二州,最終完成北方的強勢統一。苻堅對姚萇最開始是很信任的,兩人的關系曾經也是很要好的,但是後來的淝水之戰,卻將兩人的關系徹底拉到谷底。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曾經的君臣,變成對立的仇人?

  這一切的矛盾都是在淝水之戰後,前秦淝水兵敗後,北地長史慕容泓在關中起兵,建立西燕。苻堅派姚萇和兒子苻睿去圍剿。其子不聽姚萇的勸告,貿然行動導致苻睿戰死,回國後苻堅要治姚萇的罪,姚萇一時害怕便逃到渭北一帶。因為自己的勢力和名聲還比較大,附近的一些豪強就來投靠他,姚萇的勢力就逐漸成長起來。

  姚萇怎麼死的

  從前秦逃出來的苻堅,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瞭,況且前秦也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擁有自己實力的姚萇回去一定是必死無疑,索性背棄瞭苻堅。既然如此,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殺掉苻堅。面對苻堅與慕容氏的火拼,姚萇“厲兵積粟,以觀時變”(《晉書》),慕容沖攻入長安後,苻堅逃到五將山,被姚萇俘獲,姚萇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大罵姚萇,說“五胡次序,無汝羌名。違天不祥,其能久乎”(《晉書》),你不過是個恩將仇報的叛賊而已,怎麼著也輪不到你。姚萇一氣之下,將苻堅吊死。

  亂世的生存法則就是弱肉強食,姚萇的做法是無恥瞭些,但是無可厚非,天下紛亂,建立帝業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政治的爭鬥本就不能以人性論之。不過,姚萇後來的做法又的確有些過分,他與前秦餘部的對攻中連吃敗仗,氣急敗壞之下,又“掘苻堅屍,鞭撻無數”,不但把苻堅的屍體挖出來鞭撻,還“裸剝衣裳,薦之以棘”(《晉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