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3:33:35
卓文君大膽的追求愛情,這在封建社會是離經叛道的行為,從前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卓文君有才有德。即便是德才兼備的女子卓文君,也要遭遇平常夫妻應有的所有磨難,婚姻和愛情都是有保質期的,新鮮感過瞭這份感情就更加歸於平淡,於是我們就有瞭“七年之癢”之說,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也經歷瞭“七年之癢”。
據說當司馬相如在長安,被封為中郎將的時候,由於自己覺得身份不凡,再加上司馬相如一度迷上瞭某才女,曾經有過休妻的念頭,有一天,他給妻子送去瞭一封「怪信」,並囑咐一定要帶回文君的回信。卓文君盼到瞭丈夫的來信,欣喜若狂!可是拆開一看,她的心都涼瞭。原來信上隻有冰冰冷冷的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拿著信不出聲,一封信上竟無“億”,證明丈夫對自己“無意”移情別戀瞭,傷心的文君當下心如刀割、淚眼婆娑,又立馬給司馬相如回信述說自己內心的痛苦,一揮而就一首《怨郎詩》給司馬相如:一別之後,兩地相思,隻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司馬相如閱信後,悔恨不已,深為卓文君的聰明才智和純貞愛情所感動,親迎卓文君到長安。並從此杜絕犬馬聲色,兢兢業業做學問,終成辭賦一大傢。
因緣而聚,緣盡而散。愛並不是占有,愛更多的是忍讓和付出。拋妻棄子的故事固然很多,白首不棄的典故自然也不少。愛,可能隻是簡單的雙目相望,執手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