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國話權謀 三國裡的職場生存之道

2016-08-13 14:16:06

  三國是一個事事充滿權謀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謀略大比拼,所為的不外乎是謀奪天下。但在今天,我們重新再去審視一遍三國裡的權謀,卻能悟出不一樣的道理——職場裡的生存之道。那麼,三國裡的職場生存之道是什麼呢?請聽小編為你一一解析。

  薑維:本科雙學位 ≥ 碩士學位

  薑維可以說是軍事大咖諸葛亮唯一的學生,在軍事謀略上繼承瞭諸葛亮的部分衣缽。與此同時,薑維又是武將出生,十八般兵器也能耍得幾樣。能文能武的薑維,從此成為三國後期,最耀眼的將才。

  啟示:在社會裡,專攻一門技術的人不比像薑維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吃香,多門技術傍身總是比較能得老板的青睞。事實證明,修雙學位的人往往比考研繼續專研本專業的人更容易在社會上混下去。

  馬謖:理論不等於工作技能

  馬謖的軍事理論知識學得很不錯,因此他很受軍事天才諸葛亮的青睞,甚至兩個人一聊軍事理論就能聊通宵,彼此也心照不宣的成為軍事理論界的摯友。可當諸葛亮北伐,派他當先鋒時,他卻調度混亂,導致街亭失守。之前由於劉備的阻攔,馬謖一直沒有被重用,好不容易得到機會瞭,他又在陰溝裡翻船瞭,還偏偏在軍令狀上簽瞭名,諸葛亮沒法子隻好抹著眼淚斬瞭他。

  啟示:在進入職場之前,我們都經過瞭專業課的深造。但出來工作後我們就會發現,理論不等於工作技能,當年在學校裡學的那些理論好像根本就沒有派上用場。當然,小編並不是讓大傢在學校裡不好好學習,也不是宣揚什麼讀書無用論,隻是想提醒一些大傢,多想想、多學學書本以外的東西。

  呂佈:頻繁跳槽 不見得是好事

  呂佈原是丁原的幹兒子,董卓派人帶著厚禮去挖墻角,呂佈就砍瞭丁原,轉身拜瞭董卓當幹爹;王允巧施連環計,呂佈就認王允當幹爹,英勇地把董卓刺於馬下;白門樓上,戰敗被俘的呂佈願拜曹操為幹爹,不過曹操不樂意步前兩位幹爹的後塵,一根繩索結束瞭呂佈的小命。

  啟示:在職場上混,跳槽是一件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情,但頻率還是要掌握好的。像呂佈這樣這麼容易倒來倒去的跳槽能手,恐怕哪個老板都會懷疑他對自己的忠誠度吧。

  黃忠:實力才是 No.1

  在三國裡,黃忠是以老員工的身份出場的。不過黃員工老當益壯,在定軍山一役中陣斬曹老板的得力幹將夏侯淵,深得劉老板的器重,還把他列為五虎上將之一。

  啟示:年齡和資歷都不是問題,在老板們的員工價值觀裡,實力才是最關鍵的。隻要你實力在那裡擺著,想提前退休,老板都不一定答應。

  龐統:面試必須要註重儀表

  龐統外號“鳳雛”,跟“臥龍”諸葛亮有一拼。可是諸葛亮是奶油小生,龐統呢極具鄉土氣息。投奔劉備時,龐統也不好好拾掇拾掇自己,不懂第一印象的重要,也不懂以貌取人的殘酷現實,結果縱有匡扶天下之才,到底是敗在瞭自己的儀表上,到最後就隻能當個小小的縣令。

  啟示:雖然老板看重的是員工的實力和才能,但愛美之心又人皆有之,老板肯定也希望在自己麾下工作的都是高顏值的帥哥和美女,以貌取人還是會有一點的。所以,長得醜確實是沒有辦法的事,但要是在面試時邋遢,就不能怪別人不給你機會瞭。

  楊修:秀智商 @ 領導=被炒魷魚

  楊修是曹操的秘書,文章華彩自然是不用說瞭。可是他把聰明處處擺到臺面上,曹操在門上寫個“活”字,他二話不說就叫手下人把門給拆瞭,說領導嫌門“闊”瞭。這麼三番五次下來,曹操就不爽瞭,找瞭個理由把楊修炒瞭魷魚。

  啟示:在職場上混,你總是顯得比領導高明,你讓領導的老臉往哪兒擱呢?別人都在拍領導馬屁,你卻在扇領導耳光,不炒你魷魚炒誰?

  呂蒙:遇見好老板該唱“小幸運”

  呂蒙出生行伍,文化水平不高,不過他有個好老板孫權,時常要勸他多讀點書。呂蒙於是開始讀書,跟魯肅小別三日,魯肅就要刮目看他。後來嘛,呂蒙派士兵偽裝成客商,騙過荊州守軍,長驅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奪取瞭荊州,戰勝瞭當時的戰神關羽,一夜成名。

  啟示:在職場混,跟對老板很重要,優秀的老板能助你一日千裡,會讓你各種進修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不要隻會對自己喜歡的另一半唱“小幸運”,遇到好老板更應該唱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