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19:19
說到曹植,我們想到“七步成詩”的典故。多少年來,曹氏兄弟之爭,人們多要對才華橫溢的曹植掬一把同情之淚。建安時期,曹魏的第一大才子曹植,絕對是個文藝青年。音樂、詩歌是文藝青年的標配,除此之外,曹植還很喜歡喝酒,酒酣之時還會舞劍,這格調和修養不知道甩瞭如今的文青好幾條大街。
作為才子的曹植擁有一大幫粉絲,其中一個叫謝靈運的,是曹植的死忠粉,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而生活在南朝的另一位評論傢鐘嶸,這位大叔評價曹植:“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他們都對曹植評價非常高,確實曹植才華橫溢,正因此天妒英才,他的早逝和憂愁都是由他的才氣而來,“情兼雅怨”這個詞很好概括瞭曹植的性格,這也註定瞭一個憂鬱的文學傢註定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傢。
很多人都把曹植和曹丕倆兄弟作比較,其實二人從小的生活經歷都很相似,曹丕比曹植先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兩兄弟相繼出生,擁有者相似的童年,讀書、習劍,在戎馬間奔波,在沒有涉及到權力的爭奪時,兩兄弟關系應該說是不錯的。直到成年,他們不得不面對最殘酷的抉擇。封建時代為瞭王位,這種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在那權力即一切的社會制度裡,不擇手段的爭奪權力似乎是很正常的。
經過無數次的考察和篩選,曹植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宣佈瞭他內心的人選,立二子曹丕為太子,確立瞭他的繼承人地位。曹丕是幸運的,因為比他更優秀更有資格當皇帝的哥哥、弟弟們,皆英年早逝。
眾所周知,曹丕有個喚作曹昂的長子,曹操的這個長子性情溫和、有勇有謀,二十歲即舉孝廉,深受曹操喜愛,可以說是眾兄弟之間的榜樣,但是,很不幸的是,曹昂大哥在建安二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為張繡叛變突然襲擊,曹昂為瞭救父親負責斷後,不幸死於亂軍之中。曹昂的死對曹操是成噸的傷害,這件事就成為瞭他心頭的疙瘩,直到他死之前也還念念不忘這個大兒子。不過話說回來,優秀歸優秀,英雄已逝這天下就與你無關瞭。
PK掉一個勁敵之後,雖然長子的名號擱在瞭曹丕頭上,但是這個時候曹丕還是不能放心,因為他還有一個弟弟,也很受曹操的寵愛,他就是曹沖。對,沒錯,就是教科書上“稱象”的那個小孩子。曹沖字倉舒,自幼聰明伶俐,五六歲時智力就與成年人不相上下。當然,說五六歲的孩子有成年人的智商,可能令人難以置信也有誇張之嫌,不過他智商非凡卻是有史實為證。
孫權曾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稱出來,曹沖就說:“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痕所至的船舷上刻下記號,然後在船上東西,使水痕到達同樣的地方,計算東西的重量便可得知大象的體重。”這個辦法一出,眾人都對曹沖刮目相看。在稱象事件中,群臣束手無策,而小小年紀的倉舒卻能輕松解決,可見其人智力非凡。曹沖不僅聰明能夠解決“死板”問題,而且能夠靈活運用而且心地仁愛。
曹操的刑法非常嚴峻,很多獲罪的就是死刑,而每次有這種情況出現,曹沖總是委婉含蓄的替人申辯。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本人長得不是特別帥氣,但是他的兒子曹沖,不僅“中用還中看”,曹操在自己的內心也把曹沖作為候選人之一,歷史的車輪徐徐滾過建安十三年,曹沖在這一年,不幸染病,沒過多久就去世瞭,這件事又帶給瞭曹操成噸的傷害,曹操心如刀絞。如此一來,王位的爭奪權將重新回歸到眾兒子手中。而剩下的競爭者主要是曹彰、曹植,相比之下,曹彰對他的威脅要小得多。
曹彰字子文,他的字跟他的性格完全不符合,從小體力就強壯,喜歡格鬥,隨著父親南征北戰多年,曹彰的品行還不錯,不過曹操最不欣賞曹彰的就是他肚子裡缺少瞭點墨水,稍顯野蠻,於是,曹操出於好意,督促他多學習,多讀一點書,曹彰覺得大丈夫就該上疆場殺敵立功,不想做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言多必失,曹彰沒讀過多少書卻因為一次與父親的談話中多說瞭幾句,曹操就將曹彰的名字從候選人名單裡劃去瞭,曹操問他幾個兒子各自的喜好,曹彰回答:“披堅執銳,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曹彰覺得自己回答得很好,但是很不幸曹操是不會將江山交給隻知道打打殺殺的莽夫的。況且曹彰本人也志不在王位,他就想做個時代的大英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