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故事 被於鳳至接受的愛情

2016-08-13 14:20:54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為何一個小三 能被原配認可受世人尊敬
  她是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她做瞭三十六年沒有名分的小三,可她卻能被原配認可接納,甘願離婚成全她,而世人對她更多的也是尊敬和欽佩,把她的愛情視為傳奇。什麼樣的小三能做到這樣?  

  能放棄一切私奔

  趙四小姐出生在北洋政府時代的官宦之傢,父親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並官至交通次長。趙四可謂是名門閨秀,遇見張學良時,她十六歲,天生麗質,青春明媚,是當時時代刊物令人驚艷的封面女郎,她也已經有瞭門當戶對的未婚夫。

  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優越傢庭背景和適合婚嫁男友的趙四,愛上瞭已有傢室的張學良,即便是在封建禮教依然森嚴的那個時代,她依然愛得瘋狂,愛得不顧一切。她不顧傢人反對,無視自己名門閨秀的尊貴身份,不在意對方娶妻的事實,把世俗的流言蜚語踩踏腳下,光明正大,大大方方和張學良相約喝茶,聊天,打球,跳舞……兩情繾綣,琴瑟和諧。

  一個大傢閨秀,上流名媛,十足的白富美一個,原本可以和她門當戶對的未來夫婿繼續過她富足安逸的人生,可她偏偏愛上瞭已婚並且風流成性的張學良,還癡念不忘。

  皇姑屯事件,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匆匆回到東北接管大權。時局動蕩,張學良日理萬機,心力交瘁而病倒。得知消息的趙四小姐掛念擔心,寢食難安,想去東北探望張學良。

  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知曉已有婚約的女兒居然與有夫之婦糾纏在一起很是生氣,把女兒軟禁在傢中。趙四小姐最終伺機從傢裡逃走,隻身奔赴東北。

  已許婚約的名門閨秀為另一個男人離傢出走,這等同私奔,在禮教依然森嚴的民國,這簡直是傷風敗俗,有辱門風。被驚到的各路媒體得此香艷題材,大肆宣揚,一時滿城風雨。震怒的趙慶華受不瞭世人的非議,登報宣告與女兒斷絕父女關系,將其開出宗祠,甚至至死也不原諒趙四的孟浪行為。

  為瞭深愛的張學良,趙四就這樣與傢庭決裂。

  能不要名分相守

  當十六歲的趙四跪在張學良原配妻子於鳳至面前,哭著保證說,她不要名分,不進張傢門,隻要能陪在張學良身邊服侍,她一輩子不後悔時,於鳳至震驚瞭。

  一個芳華絢爛的嬌弱少女,一個出自名門的大傢閨秀,決裂傢庭,孤零零一人千裡迢迢追到沈陽,不計名分,不懼非議,願意接受任何條件,義無反顧,勇敢決絕,隻為能留在張學良身邊,這應該是真愛吧。而張學良同樣篤定的要留下她,面對勢不可擋的強大愛情,於鳳至讓步瞭。她同意趙四小姐留下,但是條件明確,以秘書身份陪伴,不給趙四名分,不能進入張府。

  趙四答應得毫不猶豫,歡天喜地。嬌貴的大小姐眨眼變成瞭隨行秘書,侍從小姐。對她來說,能陪伴在愛人身邊,其他一切都是浮雲。她全心全意、無怨無悔沒有名分的陪伴張學良三十六年。

  能頂住壓力相慰

  國人的通病,對不解真相的事情妄自揣測後,口口訛傳。九一八事變,東北被日本人占據,張學良因個中因素背上瞭“不抵抗將軍”的惡名,一時間人人側目,張學良成瞭千夫所指的敗類。

  世人素來喜歡把男人的過錯歸結到他身邊的女人身上,趙四跟著遭到國人的詬罵,仿佛紅顏禍水的趙四讓張少帥失瞭氣節和血性。更有一首流傳廣泛的詩來嘲諷趙四:“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沈陽”。

  面對各方誤解和輿論壓力,無比苦悶的張學良得到趙四最體貼的慰藉,她從容淡然:我不計較,更不悔恨……’。

  張學良倍感安慰和感動。

  能共對慘淡人生

  西安市事變,張學良用兵諫的方式逼迫蔣介石結束內戰,一致對外。事件結束後,張學良被蔣介石關押,開始長達幾十年的軟禁生涯。呼風喚雨的帥將,一夜之間變成瞭一無所有的階下囚。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多少夫妻都這樣,成功時能同繁華共富貴,落難時撇關系各自保。夫妻都這般,一個無名無分的小三,有什麼資格對她有更高的要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