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為什麼一定要炸死張作霖?

2016-08-13 15:46:39


  例三:“包圍滿鐵”。依據《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是具有壟斷性的。因為1905年北洋公所談判紀要記錄著當時袁世凱同意瞭:不在東北建設和南滿鐵路平行的鐵路。問題來瞭。張作霖在後期,接受瞭身邊“愛國”幕僚的建議,在東北建設一個包圍南滿鐵路的排日計劃,這個計劃在當時叫做“包圍滿鐵”,為瞭達到排擠日本勢力的目的,張作霖修的鐵路實行瞭廉價政策,結果到瞭1928年初,迫使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業務大幅下降,生意一落千丈、甚至瀕臨破產的邊緣。
  例四:修鐵路。當年的日本人總想在東北多修些鐵路,於是多次找張作霖談。張作霖往往口頭答應,但是當日本人要求字據時,張作霖則往往說:“我沒文化,寫什麼字據,我叫交通委員給你辦就是瞭。”日本人走後,張作霖偷偷把交通委員叫來,對他說:“你不要聽日本人的,敷衍應付一下就是”。於是當日本人去找交通委員時,交通委員已經去天津“度假”瞭。張作霖當年,就是這樣耍日本人的。這並不是誰刻意造謠,而是當年奉系的高層在解放後寫下的證言,收錄在東北多種文史資料選輯裡面。也是白紙黑字、眾口一詞的。

  (皇姑屯事件)

  於是這個時候,日本朝野終於明白瞭一個事實:昔日的盟友張作霖,受到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現在已經蛻變瞭,蛻變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日鬥士,就差沒有動員奉軍攻擊關東軍瞭。
  也就是說:日本一直認為自己在東北的鐵桿盟友、可靠傀儡張作霖,現在要排擠日本人瞭。日本人出於防俄和移民的戰略目的,不會甘心從東北退出。於是在這個時刻,關東軍的幾個參謀,有瞭“幹掉張作霖、解散東北軍,並索性占領東三省”的計劃。
  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的如意算盤是:炸死張作霖,打亂東北軍(即:奉軍)的指揮系統,使東北軍四分五裂,關東軍則一舉出動,將東北軍該擊潰的擊潰,該繳械的繳械,該勸降的勸降,一舉解除東北軍的武力、霸占整個東北。

  (日軍控制南滿鐵路)

  1928年6月初,適逢北伐軍步步北上,即將打到北方瞭,張作霖決定:退守東北關外。在乘坐火車途徑皇姑屯的時候,張作霖被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用大量炸藥炸死(具體操作人是東宮鐵男)。
  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張作霖之死,並沒有導致東北軍分裂。奉系對於此事采取瞭十分穩健的措施:秘不發喪,並由張學良接班,穩定軍心。這樣一來,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原來的計劃,就無法實施瞭。
  這就是張作霖從親日到反日,導致關東軍萌發野心、並將其炸死的簡要來龍去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