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居然可以改變戰爭勝率?

2016-08-13 16:10:46

  “手電兵團”巧騙德軍

  在1944年7月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中,蘇軍為瞭造成在斯塔尼斯拉夫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的假象,其第18集團軍派出兩個由15人組成的手電筒小分隊,乘坐汽車,模擬機械化部隊正利用黑夜向集中地域開進。當德軍飛機出現時,所有手電筒齊亮;而當德機飛臨“行軍縱隊”上空時,手電筒則全部熄滅。德機飛過後,他們又繼續模擬機械化部隊的開進動作。 

  就這樣,這兩支“手電筒兵團”連續多日,與其他偽裝措施相配合,有效地迷惑瞭德軍,致使德軍將在利沃夫地區執行防禦任務的一個坦克師和一個步兵師調往“手電筒兵團”頻繁機動的斯塔尼斯拉夫方向,從而減輕瞭蘇軍主要突擊方向上的壓力,保障瞭主攻部隊順利地突破德軍的防禦。

  設麥克風防敵偷襲

  二戰中,美軍占據大宮島後,為瞭防止日軍夜間偷襲,在陣地前300米的不同方向上,分別設置瞭好幾個麥克風。日軍曾幾次趁暗夜偷襲,但每次都遭到美軍炮兵和機槍火力準確的打擊。起初,日軍還以為美軍裝備瞭某種先進的夜視器材,便不敢再在夜間去偷襲,事後才知道,原來是麥克風幫瞭美軍的大忙。

  聞香跟進夜襲成功

  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日軍與美軍在太平洋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展開瞭一場激烈的爭奪戰,守島日軍有個叫倉桂的中尉,一次奉命率領一支小分隊趁夜奪占一個高地。為瞭不使士兵們掉隊,他把給妻子買的香水分撒在士兵和自己身上。他在前面帶路,讓後面的士兵聞著香味跟進。這樣,既避免瞭因其它標記暗號暴露行動企圖,又加快瞭行進速度,順利完成瞭任務。

  小玩具起瞭大作用

  在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美國第101空降師於6月5日夜間,搭乘滑翔機率先實施空降。由於受到德軍防空炮火的攔阻,全師約80%的人降落在一個長43公裡、寬24公裡的長方形地帶上。此時,部隊若不能迅速集中,很快就有被敵人逐個消滅的可能。然而,空降的部隊著陸後,傘兵們在同一聲音下,都很快向一起靠攏,迅速形成瞭戰鬥隊形。

  原來,部隊在實施空降前夕,收到瞭美國發來的急件,裡面是幾千隻玩具蟋蟀,隻要用手一捏,它就會發出酷似蟋蟀的叫聲。傘兵們就是利用這種玩具,作為著陸後的聯絡信號,迅速集結在一起,按預定方案進行作戰的。該師師長馬克斯韋爾·泰勒在回憶起這次空降行動時說:“這些小玩意兒當然不能贏得戰爭,但常常有助於戰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