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15:16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空軍一鳴驚人,並湧現出瞭許許多多的英雄群體和個人。志願軍空軍某師第九團第一大隊參加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成為這些英雄群體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擊落擊傷敵機9架的大隊長王海,被評為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
初上戰場遇挫折
王海,1925年出生在山東省平度縣泊子村。1944年5月,19歲的王海參加瞭膠東抗日青年支隊,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結束後,王海成為山東大學的一名學生。
1946年3月1日,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通化正式成立,正在山東大學學習的王海被選為該校第一批學員,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
1950年6月19日,大陸空軍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空軍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這支部隊集中瞭當時空軍的所有戰鬥力,王海從東北航校畢業後進入該旅。
1951年10月下旬,根據志願軍空軍的統一部署,航空兵三師第九團第一大隊,在大隊長王海的率領下,肩負著黨和祖國人民的期望,駕機飛到瞭硝煙彌漫的朝鮮前線。
一大隊的飛行員大都來自陸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雖然他們和敵人拼過刺刀、立過戰功,可在飛行技術上還是小學生。他們在噴氣式殲擊機上隻飛行訓練瞭幾十個小時,甚至連一次空靶也沒打過。由於缺乏實戰經驗,一連幾次空中戰鬥都是乘興而去,空手而歸,不但沒打上仗,連敵機的影子也沒發現。
為瞭找出原因,一有時間王海就組織大傢研究分析。經過一番精心的研究摸索,癥結終於找到瞭,大傢期盼著新的戰鬥的到來。
頻創戰績露鋒芒
機會終於來瞭,在11月9日的一次戰役中,與敵機不期而遇的王海大隊擊落瞭一架FMK-8戰鬥轟炸機,實現瞭“開門紅”。
11月18日,他們再一次迎來瞭戰機。
當天14時許,志願軍前線雷達發現美機9批184-架,一部分活動於永柔地區,一部分進至安州、清川江一帶對鐵路目標轟炸掃射。
14時24分,空三師九團奉命起飛16架米格15戰鬥機迎戰。王海也帶領一大隊6架戰鷹奉命趕往戰區。當飛機接近清川江大橋時,王海清楚地看到低空中五六十架敵機正對江橋俯沖轟炸。
正是好機會。王海一聲令下:“跟我攻擊!”一大隊6架戰鷹閃電般向敵機沖去。遭到突如其來的攻擊,敵機急忙投掉炸彈,搶占有利位置倉促應戰。不一會兒,有8架敵機擺開瞭一個大圓圈陣。這個空戰隊形很有效率,當攻擊圓圈中的前一架敵機時,後一架馬上就會跟上來進行掩護。
眼見敵機一圈套一圈,漸漸擺脫困境。王海迅速思考應敵策略,他靈機一動,必須發揮我機優於敵機的垂直機動性能,打破這個“螺圈陣”。於是,他馬上喊道:“爬高占位!”6架戰鷹一昂機頭爬上高空,緊接著利用動能優勢猛沖進敵陣,再拉起,再猛沖下來……反復多次以後,硬是把敵機的圓陣編隊給沖散瞭。
緊接著,王海下令攻擊,他趁機在500米距離處向敵機猛烈開炮,擊落1架F-84。與此同時,僚機飛行員焦景文緊緊掩護長機,擊落l架偷襲王海的F-84。接著王海和焦景文相互配合,越戰越勇,乘勝追擊,又各擊落一架敵機。與此同時,4號機飛行員孫生祿,在300米的距離上發炮,把1架17-84打得凌空開花。
60多架敵機被一大隊6架戰鷹勇猛的攻擊打得驚恐萬狀,四下逃散。王海覺得不能戀戰,應當見好就收,果斷地下達瞭返航命令。
對於一大隊取得的戰績,上級首長給予瞭高度贊揚,但同時也指出瞭問題。王海利用戰鬥間隙進行學習總結,撰寫瞭《對空作戰幾個問題的體會》,這也是志願軍空軍第一次從軍事學術研究的角度介紹自己駕駛新飛機作戰的經驗,在全部隊轉發後,掀起瞭一股鉆研戰術的熱潮。學術研究很快見效於空戰,王海大隊在戰略戰術上都有瞭很大的提高,逐漸成為“王牌空軍”。
“王牌空軍”顯神威
1952年初,王海所在部隊回國進行休整、訓練。2月1日,毛主席親筆題詞表示祝賀。有瞭毛主席的鼓勵,大傢訓練得更有勁瞭。5月1日,王海大隊重返朝鮮前線。
隨著整個戰局的發展,美帝國主義侵朝空軍大機群起飛一天天多起來瞭。相比之下,志願軍空軍的飛機數量還比較少,因此經常連續作戰。
1952年12月3日14時50分,正在進餐的王海大隊突然接到總部下達的戰鬥命令:72架F-86掩護56架F-80戰鬥轟炸機在平壤、永柔地區進行掃射轟炸。王海奉命率一大隊12架戰鷹赴2號戰區迎敵。到達清川江上空時,接到地面指揮員“左前方距離20公裡處有小狼”的指示,王海定睛仔細觀察,果然發現在清川江南邊有4條花蛇般的東西滑瞭過來。長期的空戰經歷已把王海鍛煉成為一名經驗豐富、有勇有謀的空中指揮員。根據以往敵機活動的規律,王海斷定這裡的敵機不止4架。他轉念又一想:敵機副油箱沒投,可見他們沒瞧見我們,那就先打他個猝不及防,把他們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