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0:56
長平之戰不得不說奠定瞭秦國的強大,這場戰役催生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的大帝國誕生,當然,很多歷史愛好者也進行很多假設,如果長平之戰趙軍贏瞭會怎麼樣?雖然歷史不能改變,那麼下面小編將為大傢說說這個假設。
長平之戰趙軍贏瞭會怎麼樣?
雖然說當時趙國實力確實強大,但面對的秦軍將領白起不得不打一場硬戰,這場戰役已經是純粹的消耗戰瞭。當時趙國地處河北,相比此時占有關中、漢中、巴蜀的秦國來說,物質資源遠差於對方趙國,而秦國還面臨函谷關天險,相對趙國不會面臨這麼多問題。但是趙國想戰勝秦國的方式隻能是速勝,一旦進入相持階段,趙國的消耗能力比之秦國差距太大,失敗在所難免。
之前廉頗固守城池,確實秦國久攻不下,但是秦國的耐心和趙國打持久戰,仗打瞭三年還不歇手。這時候的趙國已經無力支持繼續消耗的代價,隻能靠速戰來結束戰鬥,這也是趙括出場的基礎。
當然,如果趙國被迫速戰,但必須冒險被圍殲的後果。而秦國不存在這個問題,秦國更能持久消耗,故不必打的過於冒險。所以,在如此大規模作戰的情況下,秦軍縱然有敗績,根本不會有大的損失,略作收縮休整再戰就是。
當然,白起對於戰術的理解讓人無法對抗,而且趙括隻適合紙上談兵,對於這場戰役趙國必敗無疑,但我們假設,如果趙括能更加優秀,白起又昏招一點,在趙軍全攻的情況下確實有可能取得一定勝利。但是,如前文分析,秦國有消耗基礎不需要冒險戰略,所以就算失敗也不會有太大損失。但是,若是趙國連戰連捷,秦國心存顧慮還是可能的。但是,就算秦國退卻,趙國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沒有再去追擊秦國的力量瞭(此處可對比秦國長平之戰勝利後依然有圍攻邯鄲的實力)。所以,秦趙也就勉強回到戰前的狀態而已。
當然,趙國的失敗,鄰國各個像落井下石。個個都搶著上去咬一口。齊國當年就橫遭此難。如果當時趙國贏瞭,秦國也損失不打,退守函谷關,隻要趙國不乘勝追擊。
當然趙國的勝利對秦國的發展影響不大,隻要秦國的野心還在,秦國下次機會再和趙國決戰。所以趙國贏瞭這一戰,無非歷史減緩若幹年,最終應該依舊是原來的軌跡。
以上是關於趙國贏瞭長平之戰的假設,如你像瞭解更毒長平之戰的信息,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