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23:52
淝水之戰,中國東晉時期非常著名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據悉,淝水之戰的發生是前秦皇帝一意孤行的結果,本想以絕對的兵力一舉攻下東晉統一中原,隻是很可惜,結果與苻堅想象的有非常大的出入,所以說,想象的終歸是想象不是現實,現實給瞭苻堅一個非常響亮的巴掌,其不僅是輸瞭戰爭還送瞭命。那麼,關於淝水之戰是哪個朝代的戰爭呢?淝水之戰又是發生在那個朝代的?一起來看看吧。
淝水之戰是哪個朝代的戰爭?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瞭社會大動亂,中國歷史進入瞭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
在南方,晉瑯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瞭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
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據國,統一瞭黃河流域。以後又於公元373年攻占瞭東晉的梁(今陜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遊。
幾次戰爭的勝利使得前秦皇帝符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蕩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淝水之戰就是在這種時候發生的,據悉,公元383年發生的淝水之戰,是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同北方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政權之間進行的一次戰略性大決戰。
那麼,淝水之戰發生在哪個朝代?
淝水之戰是東晉時期的戰爭,此戰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此次戰爭的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為啥呢?意料之外是九十萬大軍打不過敵方8萬精兵,而意料之中是苻堅皇帝個人主觀輕敵,一意孤行,部下意見分歧很大,且,前秦統一進程,以武力為主,且統一地區民族混雜,內部不夠統一,許多他族貴族和將領伺機反撲,所以,綜上所訴,結果可想而知,弱小的東晉軍隊臨危不亂,利用前秦統治者苻堅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和前秦軍隊戰術部署上的不當而大獲全勝,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
以上就是中國的小編對淝水之戰是哪個朝代的戰爭以及淝水之戰發生在哪個朝代等問題作出的解說,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淝水之戰相關事宜,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