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的傷亡如何?淝水之戰大敗的君主是誰?

2016-08-15 21:25:22

  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據說,公元383年,前秦的苻堅皇帝親率百萬大軍直逼當時的壽陽,駐紮在洛澗,而東晉這方則派謝安迎擊,淝水之戰就此揭開。此戰的結果是前秦九十萬大軍敗於東晉不足十萬精兵,那麼,淝水之戰的傷亡如何?淝水之戰中大敗 的君主是誰?是苻堅大敗嗎?帶上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淝水之戰的傷亡如何?

  淝水之戰發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

  東晉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馀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大敗的君主是誰?

  淝水之戰中大敗的君主是苻堅。

  苻堅,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

  公元357年,苻堅篡位登基,此後,苻堅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傢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占瞭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公元383年,王猛死後7年,苻堅率兵南下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傢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終年48歲,謚號宣昭帝,廟號世祖。

  以上是中國的小編對淝水之戰的傷亡如何以及淝水之戰大敗的君主是誰等問題作出的相關解說,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淝水之戰相關事件,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