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公元 前712年鄭滅許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2016-08-15 21:51:40

鄭滅許之戰是發生在周桓王時期的一場戰爭,起時間大約發生與公元前712年,是鄭國進攻許國的作戰。那麼,鄭滅許之戰怎麼發生的?鄭滅許之戰有啥歷史背景呢?揭秘公元前712年鄭滅許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鄭國,鄭國是西周末至戰國初重要諸侯國之一,姬姓,伯爵。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是為鄭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陜西省鳳翔一帶,後遷到今陜西省華縣一帶,周平王東遷時的鄭國已經遷至今河南新鄭一帶。
許國,薑姓許氏諸侯國。爵位是男爵,它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管轄范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方圓30公裡左右,包括今河南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作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公元前712年,春秋爭霸。
公元前712年五月,鄭莊公攻打許國之前,在宮殿前進行瞭聲勢浩大的閱兵。鄭莊公令人制作瞭一輛非常漂亮的戰車,在戰車上插瞭一面方一丈二尺,旗桿長三丈三尺,綴有24個金鈴的蝥弧大旗。鄭莊公說,誰能手執大旗,行走如常者,就是先鋒官,同時這輛戰車歸誰所有。
鄭莊公話音剛落,從陣營裡走出一員大將,名叫暇叔盈。他拔下大旗,前走三步,後退三步,然後把大旗插在車上,臉不紅,氣不喘。軍士看畢一陣喝彩。暇叔盈得意揚揚地高喊:“馭手何在?為我駕車!”他想把這輛戰車據為己有。
而後,鄭國鄭莊公聯合齊國、魯國討伐許國,城破,許莊公逃至衛國。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約齊國、魯國聯合攻打許國,相約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一心想得到許國土地的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當時的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率領將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鄭、齊、魯三國兵將三面夾擊,破城隻是遲早之事。到城被圍的第三日午後,在鄭國兵將的猛攻之下,鄭大夫潁考叔手執鄭莊公大旗,不避刀矢,奮力登上許國城墻,然而未等站穩,突然一支箭從背後飛來,潁考叔中箭後大叫一聲,從城頭跌下。原來,平素與之不和的鄭大夫子都忌妒他奪瞭頭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國成語中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從這件事而來。
《左傳·隱公十一年》:“公會齊侯、鄭伯伐許。” 許,今河南許昌東 30 裡。雖然沒有滅許,但許已被鄭國控制。直至魯成公十五年,“許遷於葉。”顧棟高說:“成十五年許畏鄭,請遷於楚,楚遷許於葉。而許之舊都盡歸於鄭,鄭人謂之舊許,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東侵舊許是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