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2:46:57
3.規模發展期,組織能力第一,個人能力第二。在達到疲勞極限後,你似乎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畢竟“野狗”和“群狼”都落在瞭你後面。可猛然回頭,你 或許會發現“猛虎”的身影,於是你隻能繼續跑,幸運的話,你的團隊會適應這樣越來越快的速度,直到山頂。
此時,你一定希望你的團隊成員個個都是武松。但這是錯的,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和勇士就那麼幾個,武松隻有一個,最後還到六和寺出傢瞭。
所以,排在第一位的是組織能力建設,包括管理平臺和團隊平臺,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這時你抵達山頂的幾率就大多瞭。
說來說去,還是柳傳志的那九個字: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凝練稻盛和夫的思想,也就隻有三個字:拼命跑!
二、 稻盛和夫《活法》
中國明代民間思想傢呂新吾把人的資質劃分為三種:“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 是第三等資質。”稻盛和夫十分贊同這個劃分,他認為“居於人上的領導者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辯,而是以明確的哲學為基礎的‘深沉厚重’ 的人格,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修煉靈魂。”與他 人不同的是,稻盛和夫認為修煉不一定要去寺廟,而應該通過某個工作去磨煉、砥礪自己。工作的目的不是在於能獲得多少報酬,而是在於你在工作的過程中修煉瞭 自我,獲得瞭一種自我的滿足感,成就感和創造感。
十五年前,季羨林曾這樣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傢又是哲學傢, 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迄今,在中國翻譯出版的稻盛和夫的著述已有七八本之多。而中國企業界的精英如馬雲、張瑞敏等人 也 對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推崇備至。
在《活法》一書中,稻盛和夫給出瞭人生的一個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 = 思考方式(-100~+100)×熱情(0~100)×能力(0~100) 。
稻盛和夫認為,成功是三個因數相乘的結果。人生與經營活動是 相通的。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三個因數相乘:這就是理念、能力和執著心。
“所謂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資質;所謂“熱 情”,是指努力的意願或熱心等後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學、思想、倫理觀等生活的姿態等人格因素。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為能力和熱情隻有 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從負 100分到正100分為止。”
稻盛和夫正是用他的活法證明瞭這樣的一個人生方程式。
稻 盛和夫——偉大的知行合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