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2:48:54
Angel問我:“聽說現在是t時代瞭,為什麼你在微博上說得那麼少呢?”我說:“這和我獲取信息的方式有關系, 我並不需要信息的直播,我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所以我更喜歡看博客,至少到目前是這樣。”其實,我也很好奇,微博已經以勢不可擋的趨勢來到我們面前,零距 離,迅速,自由,有趣,好玩……都可以是理由,可我們上微博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或者說,我們關註瞭誰,為什麼關註他,一個人最多可以關註多少人,誰又關註瞭我們?我想,如果哪一天,我也能找到微博的價值,我一定也會喜歡上它的!
下面是“南都周刊”的分析——你Follow瞭誰,誰又 Follow你,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微博其實是博客的一個延伸,博客寫得好的人微 博更受“關註”(名人效應除外,微博是名人的另一個天堂)。
我們在推特和新浪微博上選出瞭10種類型的微博名人(目前中文用戶使用這兩種平臺的人數最多),看看與他們對話次 數最多的5個人是誰,他們在微博上的圈子氛圍是什麼樣的?
美國總統奧巴馬Follow瞭誰?專扒歷史八卦的張發財最愛跟誰聊 天?這些可以影響網絡名人的人或許有千 百種理由,但是,我們隻想知道,哪些人可以進入那些名人傢門喝上一杯?
稍有經驗的中 國網民都知道,他可以在貓撲上發現各種稀奇古怪的事,然後到天涯抒發對社會黑暗的不滿,或者到凱迪與其他人爭論國傢大事。除此 而外,各種各樣的專業論壇,更容易分辨出裡面的用戶屬於哪一類人。但微博的出現,打破瞭這種信息孤島的現狀,A論壇上發的發帖,也許B論壇和C論壇的用戶 都能收到。
“follow”或成為“粉絲”是你的自願選擇,但這個選擇會透露出你傾向於哪個圈子?在新浪圍脖上,專門八卦歷史典故 而出名的“張發財”,直言他在微博上判斷一個事件是否很有價值,就看回推和轉發這個事件的人多不多。
人類喜歡以自己的社會角色和興趣 來劃分群體。但是要說清楚一個人的圈子,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比如微博名人和菜頭,甚至說不清自己在微博上 混的是哪個圈,因為他上一分鐘還在轉推和評論廣州番禺“垃圾焚燒”事件,下一分鐘就和朋友談論起蘋果的新產品ipad何時上市。
當你 選擇“follow”或“關註”一個人,你就選擇瞭接受他發佈出來的任何信息。要命的是, Twitter向我們暴露瞭這些信息,這些人在Twitter的對話向我們昭示瞭哪些人是這些名人核心小圈子裡面的一員,因為在他們的對話都是公開的。深 入這些影響網絡名人的核心小圈子,無疑有助於我們瞭解哪些網絡上熱門話題是從何而來?
因此,我們在推特和新浪微博上選出瞭10種類 型的微博名人(目前中文用戶使用這兩種平臺的人數最多),看看與他們對話次數最多的5個人是誰,他們在微博上的圈子氛圍是什麼樣的?
搞知識 連嶽
這是個微博用戶們不能不也不得不知道的名字,即使在去中心化 傳播的信息網絡中,連嶽也已經是中文用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信息樞紐。第三方工具 網站“推特基地”制作瞭中文推特用戶的影響力排名,連嶽位居榜首,他的得分也被作為標準分。經常和連嶽發生互動的微博用戶有:
安替, 著名媒體人
冉雲飛,作傢,公共事件的積極參與者和評論者
宋石男,大學教師,他對自己的簡介是“除瞭人品好外一無 是處”
和菜頭,時評者,知名博客作者
shizhao,化學工程師,博客作者,維基百科撰寫者
強推
@百度的股價超過瞭google。
@明年政協委員李延聲輔好宣紙,磨好墨,深吸一口氣,寫 下瞭自己的提案:政協委員就是應該配電腦!
搞娛樂 姚晨
姚晨是一線明星,盡管自命為“一顆很遜的鹵蛋”,但她在微博上的追隨者要遠超所有明星,達到122萬人。和自己發佈的消息類似,姚晨互動的 內容也很龐雜,實在難覓重點,看看她都關註哪些人吧:
新周刊,一本雜志。
蔡康永,臺灣電視人,在大陸粉絲眾多
洪啟,北京歌手和詞曲作者
曾子墨,鳳凰衛視美女主持。她的微博和她的《社會能見度》一樣關心著底層社會和中國的發展。
龔蓓苾,一位有自己想法的非一線女演員
強推
@看什麼看,沒見過感冒流鼻涕啊……
@老話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所以,保持沉默其實就是一種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