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3:20:48
最近在做一些有關“Y世代”及“銀發族”的行為研究,發現瞭一些有趣的數字,寫下來和大傢分享。(又開始玩數字遊戲瞭,大傢不要見怪!)
我們都知道80-20 法則,那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擁有百分之八十的資源,包含財富、權力等,這是大傢耳熟能詳的,我就不多說瞭。談些我個人特別有感覺的其他5個數字:
1. 1 的魔術: 人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 的N次方 = 1, 這是“負責任”的人(Responsible person);(1+0.000001)的N次方是無限大,這是有熱情的“當責者”(Accountable Person);(1-0.0000001) 的N 次方是零。這是“失責者”(Loser);(1-0.0000001)X 5 X (1+0.000001)的N 次方還是無限大。這是“轉型者” (Transformer)。“負責任的人”凡事隻求把事情做好,是標準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凡事不求有功,隻求無過。
“當責者”(Accountable person)要求自己要超越老板或客戶的期望,把每件事當成自己的事在幹,建立自己的品牌。也許隻是超越一點點,但是在別人的眼中,這個人“靠得住,信得過”。
“失責者”是凡事馬馬虎虎,是標準的“差不多”先生,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偷一下懶,馬虎一下,日積月累,就成瞭這種人;在別人的眼中,他們“靠不住,信不過”。
最後是“轉型者”,他們可能先前馬虎偷懶,但過一陣子後覺醒瞭,(5隻代表一個有限的次數)完全改變態度,做一個“當責的人”,要超越期望,在別人看不到的 地方要更努力,因這是為自己而做的。有動機,有毅力,不隻人們要給他們機會,連數學公式都接受得瞭這種人的轉變,並給予祝福。
你是屬於哪種人呢? 差別可能隻有0.0000001, 但在生命的旅程,它可改變我們一生。
2.5%
有一句老話“立志為善由得我,但行出來由不得我“,我們有太多的“立志,目標,理想”,但是能做出來的不到百分之五。我們“想的”“說的”“寫下來的”到“做到的”,中間有很多很多的鴻溝與攔阻,這需要很大的個人意志力來跨越。
我 在每一場講演或培訓課後,會有一段時間停下來給聽眾問自己這三個問題:由講員的講演內容你學到什麼?你如何應用在你身上?何時開始啟動?給自己一個承諾; 希望大傢將它寫下來,送郵件給我;我公開我的個人郵件帳號,問願意送郵件給我的人舉手,會有很多,超過百分之四十,但是最後送來的不超過百分之五,也許更 少。這是一個大的鴻溝,在我們的生命裡需要生命導師的激勵,並陪我們走這一裡路。
3.10,000 小時或10年功夫
最 近在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Outlier”,意思是“門外漢”副標題是“成功之道”, 書內談到學習每樣新的技能,可能是電子、音樂、藝術、工藝等,要能成為行傢,至少要花一萬小時或十年苦練的功夫,我們看到“朗朗”在奧運上的表現,他年紀 輕,但有誰知道他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練習呢? 要成功,就要從我們自己能改變的地方開始著手:“要勤奮”苦練功(不一定是“練苦功”,如你有目標興趣或熱情),願付上代價,要專註,肯犧牲自己其他的興 趣和嗜好。今天在快速的網際網路的時代,雖然資訊的收集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瞭,但要做好一件事,成為行業的專傢,這“練功”的努力還是不可少,你同意嗎?
4.40天
在心理學裡,這是一個奇妙的數字,這是一個人的轉型至少需要的天數:40天。有些事急不來,特別是心理行為的轉 變。我在學習成為教練的過程中,請瞭兩位資深教練來幫助我。我本來的目標是把它當成一門課,上完就沒事瞭。但這些教練基於專業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急速帶 過,要40天才能達成我的目標:“學習會聽的能力”。不斷的反復,“自我認知,決定,改變”才能成功。記得我每次會後都要寫給教練 的談話記錄:
由我們的談話內容我學到什麼?1-2-3我決定如何應用在我身上,改變自己?何時開始啟動?給自己一個承諾。每兩周談一次,不能急,確定我已有改變,再往前行。
這是我們立志在“思想及行為”改變所需要給出的時間。要能“自我認知,要決定改變,要啟動改變,要不斷練習,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新的行為”,經歷40天,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如果你願意。
5.六度差
我們和他人的差別在“起初”其實不大,隻有六度差。
我們的思考、行為、社群活動、 性向等,如果我們及早發覺,做決定改變,我們可以走在自己規劃的道路上。這是我在第一個主題上講的“轉型者”:(1-0.0000001)X 5 X (1+0.000001)的N 次方還是無限大,這是“轉型者”(Transformer)。很多人自認為“我不行,我比別人差,我沒有機會”,這可能都是事實,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 也許我們有很多的優勢是他人沒有的。別擔心比不過別人,我和他人的差別隻有六度差,隻要我願意,隨時可回轉,機會還是為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