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3:36:45
數學傢華羅庚也是不錯的詩人,管理學傢彼得德魯克還是一位傑出的新聞從業者與法學傢,企業傢王石現在成為登山傢是完全沒有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學術專 傢、企業傢、思想傢、藝術傢,能稱為傢的很多人對於他們的事情的專註、認識、省悟已經超越瞭常人,同時他們也很容易跳出他們自己的圈子打破陳規,社會對他 們的這類做法往往也不是批評而是艷羨,在個體的意義上我們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與行動是比較明知的做法。對於這些人來說,不需要太多的規范,他們會自我驅 動,也會自我節制,會自我調節,也會自我反省。他們在本分中做得不錯,他們也很容易把自己擴展到其他領域,做得也可圈可點。
但是不能把他們當成日常生活的常人的標桿,常人就是學點小知識、發展點小關系、整點小便宜、過過小日子的,因此常人需要接受更為具體的職業訓練,需要更為 具體的崗位規范,與更為具體的工作技能。泰羅制顯然不是給企業傢們的工作制度,它是給普通的工人預備的,把一個人可以幹的活細化到一個小小的工位上,就讓 你鉆研這點事情,留這點心,專這點業,掙這點的錢,而我們也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如果集中在一個小小的點上鉆研,其實他們完全可能成為在這個點上勝任的人。 其實泰羅制不隻是提高瞭工作效率,實際上它通過縮小責任的范圍讓更多人在一條生產線上變得更為勝任。這就是規范的重要意義,規范不代表做到最好,而代表確 保最低限度的允許標準,代表常人都可以在訓練後做到,而且可以持續做到。大多數普通人正因為追求有限與自我期望有限,因此而能接受規范化的工作方式。
但是,事物是發展的,今天不隻是成名成傢的人對於規范的約束不爽,很多年輕人也不把自己看成普通人,因此簡單的規范化已經規范不住他們瞭。獨生世代的年輕 人的自我期望與興趣模式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其中對於操作性工作的耐受度下降、信息化水平提升而導致的對於新鮮化要求的上升,使得規范的價值受到挑戰。我要 說,在我們現在以後的管理體制中,管理彈性與管理創造性的價值提升,而在外部經營中產品創新與風格變化的價值也在遞進,也就說規范的世代開始讓位於最低規 范與創意主導相結合的世代。而這一點恰恰是老一輩的領導人與管理層還沒有完全醒過悶來的,他們雖然已經在傢政管理中對於年輕一代采取瞭更為靈活的管理模 式,但是在正式的社會組織中,他們還是迷信權威與規范結合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實際上是越來越稀薄與弱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