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16-08-17 23:38:25

聲名:請用科學的態度或一笑置之閱讀這篇文章。流暢的文筆,隻能出於自由的心靈。所有的迷信都是需要破除的,不管他來自哪裡,屬何方神聖!

牛頓老師在科學圈裡曾經很有權勢,被女王封瞭爵位成瞭貴族,人稱牛爵爺,官至皇傢造幣局局長兼皇傢學會會長。如果阿爾伯特沒有辭瞭以色列總統的話和他有一拼。

說他有權勢並不僅是官大,主要還是貢獻大。如果17世紀就有諾貝爾獎的話,牛頓老師至少能連續壟斷4屆物理學獎(分光計;力學體系的構建;反射望遠鏡; 萬有引力),同時為瞭表彰他在煉金方面的造詣,再奉送他一屆化學獎。而且這孫子鼓搗出瞭流數術,所以菲爾茲數學獎也要給他。要知道,他的這些發現基本都是 在26歲以前獲得的,30歲以後牛頓就開始玩票瞭,成天琢磨上帝和煉金,以及怎樣把萊佈尼茨搞臭,捎帶手的把以前的發現整理成書。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當時 的歐洲是如何的一呼萬應,敢跟他叫板的隻有萊佈尼茨和大主教貝克萊。牛老師死的時候,全英國的貴族以給他扶柩為榮,全歐洲的名流蜂擁倫敦。來自法國的文科生伏爾泰在國葬現場大受刺激,回去就寫瞭首詩,嫉妒之情溢於言表。

牛頓老師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也是孤獨的一生。一輩子 沒有朋友,也沒有結過婚,很可能到死都是處男,關於牛頓是否處男的問題,由於篇幅過長,我將在另一篇文中論證。當然他肯定不會孤獨,因為科學的世界裡樂趣 無限,快感連連。出乎世俗想象的是,科學其實遠比任何女人更有趣,玩科學比玩女人強多人,得到一個成果所獲得的成就感強烈而持久,不僅有快感,更有巨大的 自我認同感。

牛頓老師煢煢 孑立,形影相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瞅誰都不順眼,當然不會真心跟人交朋友。同時在他眼裡人是不分男女的,隻有SB和NB兩種, 所以他對女色沒興趣也就可以理解瞭。曾有婚介中心給他介紹過幾個名媛,拾掇拾掇都是當王妃的坯子,但一見面就受不瞭他的牛氣沖天和不知所雲。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願意交朋友,也沒有人真正想跟牛頓當朋友,結交他的人大都各懷目的。人們對他畢竟隻有敬畏和仰慕,並不真的喜歡他。這道理其 實很淺顯,絕大部分人都熱衷於跟比自己傻笨的人待著(管理學說:應該聘請比你聰明的人幫你做事),很少有人願意在人精的身邊襯托自己的不是。所以不少人都 喜歡小動物和小孩子,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夠傻,他們在這些東西身上能獲得安全感與主宰感。不少姑娘一見到小貓小狗小人兒就會迫不及待的摟抱,然後就是很嗲的 說好可愛歐~,簡直聽得人毛骨悚然。要知道有時 候可愛和憨態可掬的潛臺詞就是弱智。猴子也好玩,喜歡的人就少多瞭,因為靈長目動物夠機靈,經常是耍猴不成被猴耍,那些人沒有駕馭猴子的自信。同理,喜歡 小孩的也是因其單純缺心眼與不諳世事,在他們眼裡,小孩跟小動物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四條腿走路,露著屁股隨時拉撒。如果遇到一個小天才,3歲就會心算三位 數乘法或者知道SB二字的正確寫法,她們一定會駭破瞭膽。所以那些喜歡養貓狗的女士們別再標榜自己有愛心瞭(想想自己真的愛它們嗎?)。我從不喜歡貓狗, 這是因為 我敬畏大自然的生靈而不忍戲弄它們;我也不隨便弄個小孩,因為我把他們當作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小畜生看待。

大傢不喜歡牛頓的另一個原因是他 性格暴戾乖張。長年在他身邊的人回憶說,牛頓在人前隻笑過兩回,其中一次還是嘲笑:有人問他,歐幾裡得的 《幾何原本》那麼老朽,不知道還有什麼價值。牛頓 聞聽放聲大笑。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誰都打架。眾所周知他從小就有校園暴力的記錄,胖子同學不小心踩瞭他的風車,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瞭,我們的教科書居然說 這是他有志氣的表現。長大瞭不以拳腳論高下,他就雇用槍手大罵萊佈尼茨,甚至不惜化名親自去罵,人品至此真是無以復加。萊佈尼茨若不是臉皮厚早就跟納什一 樣瘋瞭,而且牛頓肯定會拍個片子叫《醜陋心靈》繼續惡心人傢。

關於牛頓的另一個謊言是他的謙虛,證據就是牛頓老師說過兩段著名的話,一 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邊撿石頭子。這確實很有迷惑性,我第一次聽說時感動的直冒鼻涕泡。但任何話語都是有語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語境是這樣 的:胡克其實早就發現瞭萬有引力定律並推導出瞭正確的公式,但由於數學不好,他隻能勉強解釋行星繞日的圓周運動,而且他沒有認識到支配天體運行的力量其實 是普遍存在的,是“萬有”的。第谷早在100年前就發現瞭行星的公轉其實是橢圓運動,開普勒甚至總結出瞭行星運動三定律。所以科學界對胡克的成果不太重 視。後來數學小狂人牛頓用微積分極其圓滿的解決瞭這個問題,並把他提出的力學三條基本定律成功推廣到星系空間,改變瞭自從亞裡士多德以來公認的天地不一的舊 觀點,被科學界奉為偉大的發現。於是胡克大怒,指責牛頓剽竊瞭自己的成果。牛頓尖酸刻薄的回敬道:是啊,我他媽還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這本是一句反 語,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氣一下。幾百年後羅永浩說 自己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這意思。但後人出於塑造完人的目的,隻保留瞭孤立的原話而去掉瞭語境,變成瞭 一句徹頭徹尾的謙辭。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另一段話上:牛頓晚年因為樹敵過多,來自歐洲大陸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銳科學傢質問他:“牛頓你丫牛逼什麼啊?”牛頓此 時完全的展現瞭他科學界大宗師的風度與水平,借助與孩子對話的機會瀟灑的回敬道:“我沒有什麼牛逼的。我隻是一個在海邊獨自玩耍的小孩,偶爾會為撿到幾個 美麗的貝殼而欣喜若狂,卻對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無所察覺。”意思是說你們連貝殼都看不見有什麼資格評價我?幾十年的官場畢竟不是白混的,牛老師甩片 兒湯話的水平已經到瞭信手拈來閑庭信步寵辱不驚的境界,所以我們隻記住瞭這一段優美至極、深邃如同詩歌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