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的思考

2016-08-18 23:02:57

1.忠實於自己,然後才能忠實於別人。然而,最大的困難也就在這裡。要防止那些對人說出的謊言,首先要防止在自己思想中潛行的謊言,而這難乎其難。於是,我們又不妨從忠實於別人開始。

2.向著崇高的努力是一種巨大的努力,也是一種微小的努力。一些人本能的傾向於達到的狀態,卻要使另一些人奮鬥許多年。

3.當人們不能以高談闊論引起人們的誇贊時,他們常常以沉默來引起人們的註意。

4.比起忍受偽善來,人們有時寧願忍受赤裸裸的惡,那樣至少更痛快些,至少不會有一旦醒悟的痛苦和絕望。

5.容易受騙常常不僅不是一個不讓人討厭的缺點,而是一個常常使人覺得可愛的優點。

6.也許我們不可能在一切事情上保持真誠,那麼讓我們在詩中保持真誠;也許我們會敷衍許多東西,但願我們不要敷衍對真心愛我們的人的感情。

7.完全真誠是多麼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借助於較大的自由度,真誠將比較容易一些,越是不自由,偽善越多。

8.最高的道德水平總是在個人而非社會那裡達到的。他們與一般道德水平的差距就跟天才與一般智慧水平的差距一樣令人瞠目結舌。

9.最深的痛苦和屈辱莫過於在突然發覺自己朋友身上的污點的同時也看到自身宿命般的不潔。

10.用語言道歉的人有時是因為他不準備用行動道歉。

11.對於多數人來說,作惡與行善一樣困難,需要同樣大的勇氣。在他們那裡,行善如上坡(困難)、作惡如下坡(容易)的比喻應該換成這種比喻:欲行 善者站在谷底面臨一陡峭的石壁,而欲行惡者卻是立在峰頂面臨一黑暗的深淵。雨果的冉阿讓令人難於置信,薩特的葛茨也隻是一種戲劇的虛構。

12.天真的人能得到他們的天真的保護,心直口快的人能得到他們的心直口快的保護,隻要他們確實使別人相信瞭他們的這種品質,造成瞭他們具有這種品質的名聲。

13.虛偽使一切的德行變味,而真誠使惡行甚至也幻出一層光彩。

14.我們讀過、今天我們的孩子還在讀的小學課本中的一課是:放羊的孩子幾次說謊,叫喊"狼來瞭",結果最後一次被狼吃瞭。這還不是從道德的角度,而是從功利的角度反對說謊,然而"文革"時批判這個故事說它是污蔑勞動人民,卻可一笑。

15.最惡劣的私心有時可以表現為一種最無私的激動。

16.有時社會壞到瞭這一地步;做瞭件好事竟會使自己害羞和別人感到意外。這時,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氣。

17.在一些陰晦的、處於道德低潮的年代裡,少數特立獨行的人就像陰雲中一角晴朗的天空,像漆黑雨夜中的一顆星——就這麼一點點光芒,也會使人們提高許多許多的。它將給同時代人一種希望,給後來者一種指引,使某一在人類中延續的線不致中斷。

18.有的人願意充當一個鷹犬的角色,並頗以自己嗅覺靈敏而自鳴得意。

19.把人們實際上奉行的道德原則揭露出來,常常會引起眾人的憎厭。人們寧願這樣做,卻不願這些原則被公開主張,這使人很懷疑他們是要從隱瞞這些原 則中得到好處,正像一個反對說"自我設計"的人所說的:"那誰來掏糞呢?"這說明:第一,他對人性實際上抱有一種很陰暗的看法(而他還以為他在反對這一看 法呢);第二,他希望不是由自己來掏糞,而是幹幹凈凈地坐在辦公室裡。

20.什麼時候可以對人性信任到這種程度呢,說:真誠就是我們的道德。

21."能"言"善"辯——古希臘"能"即為"善","能""善"結為一體的意義一直影響到當代。

22.會有一些以非道德主義者面目出現的人自豪地宣稱:我非難人們一切所謂德性恰恰是依憑真誠的德性──這是所有德性的靈魂。但這裡還要註意:一個 理論上的非道德主義者並不等同於一個實際上的道德敗壞者(甚至按照常規的標準),人們做出各種惡行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氣質而非他們的思想、觀點。

23.人們是多麼愛好虛榮啊,即使他們明明知道那是言不由衷的贊揚,卻仍然愉快地接受它們。

24.在幾乎擺脫瞭一切缺點的人那裡,我們卻看到他也擺脫不瞭虛榮;不過使我們聊以自慰的是:虛榮倒也促成瞭許多善。

25.在人面前的嚴厲的自責,有時僅是一種試探,看是否別人也如是看自己;而當別人表示哪怕自己明知是虛假的異議時,他就甚感寬慰,似乎自己的過錯已不再是過錯。

26.一些人老覺得自己遇到好人,一些人老覺得自己碰著壞人;其實他們碰到的人可能是差不多的,問題在於他們自己的內心和性格是容易引出別人的善還是別人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