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思維的語言——編程

2016-08-18 23:11:06

調試

82、“一旦我們開始編程,就會驚訝地發現讓程序正常沒想象中那麼簡單。調試不可避免。那一刻我認記憶猶新,當時我就意識到,從今往後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要花在尋找自己程序的錯誤上面瞭。”——(莫裡斯·威爾克斯 調試探索, 1949)

83、“調試難度本來就是寫代碼的兩倍。因此,如果你寫代碼的時候聰明用盡,根據定義,你就沒有能耐去調試它瞭。”——(Brian Kernighan)

84、“如果調試是除蟲的過程,那麼編程就一定是把臭蟲放進來的過程。”——(Edsger W. Dijkstra)

質量

85、“我才不管它能不能在你的機器上運行呢!我們又沒裝到你的機器上!”——(Vidiu Platon,羅馬尼亞的微軟最佳學生合作夥伴MSP)

86、“編程就像性一樣:一時犯錯,終生維護。”——(Michael Sinz)

87、“有兩種寫出無錯程序的辦法;隻有第三種有用。”——(Alan J. Perlis)

88、“軟件質量與指針算法不可兼得。”——(Bertrand Meyer)

89、“如果麥當勞像軟件公司那樣運作的話,每一百個巨無霸就會有一個令你食物中毒,而他們的回應是,‘真對不起,這是一張額外附送兩個的贈券。’ “——(Mark Minasi)

90、“永遠要這樣寫代碼,好像最終維護你代碼的人是個狂暴的、知道你住在哪裡的精神病患者。”——(Martin Golding)

91、“是人都會犯錯,不過要想把事情徹底搞砸還得請電腦出馬。”——(Paul Ehrlich)

92、“計算機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發明都更快速地導致你犯更多的錯誤–可能除瞭手槍和龍舌蘭酒是例外。”——(Mitch Radcliffe)

預測

93、“能發明的東西都發明出來瞭。”——(查爾斯·杜埃爾, 美國專利局局長,1899年)

94、“我認為全球市場約需5臺計算機。”——(托馬斯·沃森, IBM董事長, 約1948年)

95、“看上去我們已經到達瞭利用計算機技術可能獲得的極限瞭,盡管下這樣的結論得小心,因為不出五年這聽起來就會相當愚蠢。” ——(約翰·馮·諾伊曼,約1949年)

96、“但這又有什麼好處呢?”——(IBM先進計算機系統部的工程師對微芯片的評論, 1968年)

97、“我們沒有理由讓每一個人在傢都擁有一臺電腦。”——(肯·奧爾森,數據設備公司(DEC)總裁,1977年)

98、“640K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已足夠。”——(比爾·蓋茨,1981年)

99、“Windows NT的RAM尋址空間可達2G,這比任何應用程序所需都要多。” ——(微軟, 談及Windows NT的開發時所言, 1992年)

100、“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成為無紙化社會,直到掌上電腦一族發佈擦我1.0*(WipeMe 1.0)為止。”——(安迪•皮爾遜,商界領袖)
*譯者註:意思是說難道你大便不用紙嗎?

101、“長此以往,除瞭按鍵的手指外,人類的肢體將全部退化。”——(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建築師)

來源:譯言|雙語對照|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