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23:18:59
暗示是魔術師和心理學傢都很關註的一個問題。關於暗示的某些方面,魔術師似乎還更勝一籌。魔術師對觀眾席高呼:誰願意上臺來!應者雲集。隨後,魔術 師對被邀請上臺的觀眾迅速展示一套牌,之後魔術師對他說:”任選一張牌,看完不要告訴我”,這位觀眾的自由意志似乎暫時放假瞭。70%-80%的參與者會 選擇魔術師意料之中的那張牌,因為這張牌在剛才的”迅速展示”中已經重復出現過十次,但參與者可是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種不能進入意識的刺激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閾下刺激(心理學將刺激能被感受到的最低限度稱為閾限,而稱那些不能感受到的刺激稱為閾下刺激。例如我們聽不到的超聲波或次聲波。)。顯然,盡管我們沒有意識到,它還是產生瞭影響。
如你所見,進來,心理學傢認知神經科學傢對魔術產生瞭濃厚的興趣,去年11月的《自然》雜志神經科學評論上,就刊登瞭一篇《舞臺魔術中的註意與覺 察》,今年三月出版的這一期又有兩篇關於魔術與認知神經研究的文章發表。科學傢相信,對於魔術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發現人類信息加工的深層機制,甚至能夠幫助 改善那些認知障礙患者的生活。翻飛的撲克牌中,興許隱藏著治療阿茲海默氏癥的秘密,科學傢的工作,大概會讓魔術師也吃驚吧。
隨著魔術熱升溫,魔術揭秘也多瞭起來。對此,年輕的魔術師白菜回答說,他們會抵制這種行為,但也相信,這些“揭秘”不至於讓自己沒有魔術可供表演, 稍微改變一下,觀眾又意識不到瞭。“魔術其實就是那個秘密,但是那個秘密是最不值錢的”白菜回答說。那值錢的是什麼呢?“魔術更多是看表演。換種表演方 式,就是自己的魔術。”我們現在知道,這種表演中,隱藏著認知科學的玄機。
來自:教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