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是怎樣煉成的

2016-08-18 23:18:34

最近開始看《明朝的那些事兒》,原來歷史可以寫得這麼好看。我想,如果我們的歷史老師像這樣講故事,那麼,學生一定會很喜歡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朱元彰的成功除瞭他本人是個牛人(放牛長大的)外,他也像漢高祖劉邦一樣,身邊聚集著一批足智多謀的名將——徐達、常遇春、劉基、鄧俞、湯和……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這裡摘錄一段當年明月寫的關於名將的修煉寶典,供大傢討論。


很多人都羨慕名將的風采,也很想體會一下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所以軍事論壇裡往往人滿為患,很多軍事迷都恨自己沒有出生在金戈鐵馬的年代。

但實際情況是,歷史上的名將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的都是類似三國志遊戲裡面的小兵,上陣不久就被殺死。而且名將絕不是那麼容易煉成的。

在下也曾讀過一些兵書,就此談一下看法,因為這也有助於我們瞭解後來的明朝大將們的成長過程和經歷及明朝軍事制度的一些問題。

在成為名將的道路上,我們要經歷六個坎坷,讓我們以六個年級來標明他們,隻有戰勝眼前的坎坷,才能升入下一個年級。當然,有些天才同學不需要經過這六個年級,生下來就會打仗,也是有的,不過極少,我們可以忽略。

好瞭,名將學校開學瞭,第一個年級要學習的是軍事理論。所有想成為名將的人,必須要學習一些經典的理論知識,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等,隻有在積累瞭 大量的理論知識後,你才能跨入下一個年級,但這個年紀有一個很特殊的規定,因為有些同學傢裡窮,買不起書本,所以他們隻能在實戰中去學習這些理論。他們之 中的優秀代表就是李雲龍同學。

窮人傢的孩子早當傢,實在沒有說錯的,這些在實戰中學習理論的同學將可以跳過第二個程序,直接進入第三個程序。

我們還是和大多數同學一起,來看看第二個年級要學習些什麼,第二個年級學習的內容是實戰。這是極為重要的,那些理論中學習的優秀者如果不能過這一關,他們就將被授予一個光榮的稱號——紙上談兵,這個稱號的第一個獲得者是趙括同學,授予者是二年級的年級主任趙奢。

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實戰如此重要,這是因為雖然軍事理論都是高年級的學長們經驗總結,但由於他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情況和現狀是不完全一樣的,在實戰中,如果照搬是要吃大虧的。趙括同學就是沒有學好,才不能畢業的。

作為一個學員,想成為名將,一般都是從小兵幹起,當然除瞭高幹子弟外,比如趙括同學,由於年級主任趙奢是他父親,所以他一開始就是大將,這是不妥當的。
因為隻有戰場才能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名將,他必須親手持刀去追擊敵人,見識戰場的慘烈,明白人被刀砍是要死的,瞭解你不殺我,我就殺你這條戰場上永不過時的真理,知道所謂打仗就是以性命相搏,他們才會明白什麼是戰場,什麼是實戰。

大多數學員會在這一關被淘汰,他們會改行,一生當一個軍事票友,這對他們來說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而留存下來的那些學員,在殘酷的實戰中逐漸瞭解瞭戰爭的規律,開始真正走上名將之路。

好瞭,我們帶領剩下的學員來到三年級,三年級要學習的是冷酷。

成為一個名將,就必須和仁慈、溫和之類的名詞說再見,他必須心如鐵石,冷酷無情,當然歷史上也有很多以仁出名的儒將,但請大傢註意,他們的仁是對士兵和 老百姓而言的,對敵人他們比誰都冷酷。所謂仁不帶兵,義不行賈,冷酷不是殘忍,不是殺戮無辜的老百姓,而是堅忍,比如你的一個很好的朋友觸犯瞭軍紀,但你 為瞭執行軍紀,一定要殺瞭他,隻有這樣,你才能控制軍隊,即使他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親人,你也要這樣做。

這才是真正的冷酷

學員們將在戰場上學會冷酷,他們可能都是善良的年輕人,平時從不與人爭吵,但當他們走上戰場,親眼看到自己的同鄉和戰友被敵人殺死,或者身負重傷在地上 痛苦的呻吟,他們會被憤怒和痛苦所鼓動,毫不留情的殺死一切與自己敵對的人,給地上的傷兵補上一刀,然後一個人在屍體旁邊喃喃自語,就在這地獄一般的環境 中,他們變瞭。

從殺雞都怕見血到敵人的腦漿和鮮血濺到身上渾然不知,從溫文爾雅到冷酷無情,他們在殘酷的環境中畢業瞭,不合格者將被淘汰,而那些心如堅石的人將進入四年級的學習,他們離成為名將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