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18:32:49
早些日子,在網上看到“抓蝦即將散夥”的傳聞,也沒什麼心思求證。經濟危機嘛,創業公司要倒,雖然頗有些遺憾,但也算情理之中。
後來和鮮果的梁公軍聊瞭聊,公軍君子也,不願置評這個事。所以,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抓蝦是不是會真抓瞎。不過,大概一年之前,我就確切地知道,抓蝦想往數據挖掘方向轉型,道理嘛,很簡單,RSS瀏覽器的確有些“腹背受敵”。
早年RSS訂閱工具基本分為兩派,一派是web版的,比如google reader、抓蝦、鮮果都是,一派則是客戶端版的,國內還算有點名聲的是周伯通,不過foxmail也帶有rss閱讀的功能。老外做的,就很多瞭,名氣比較大的,當屬feeddemon。
客戶端版本的rss瀏覽,明顯就是奔著工具化方向去的,所以一開始feeddemon是一款收費軟件(或者嚴格點說,共享軟件)。不過,後來這條路越走越窄,web版rss瀏覽器大行其道後,客戶端版的基本上一敗塗地,更何況要搞什麼收費,有點天方夜譚瞭。
web 版的rss瀏覽器,我想,google reader是很受歡迎的,特別是對IT圈子裡的人來說。google財大氣粗,所以google reader還是走工具化的道路,間或加入一些“sns”的元素,免費工具還是很受人歡迎的,於是reader的份額就一直在上漲。另外,騰訊qq的那個 實質是rss瀏覽的東東,事實上也很受歡迎,隻是很多geeker們並不知道罷瞭。
難受的是沒有大樹可以乘涼的幾款獨立rss瀏覽器,比如抓蝦,比如鮮果。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比如rss不夠普及啦,比如巨頭的擠壓啦,但關鍵問題還是這個:媒體,還是工具?
其實做網站的,無外乎就是這樣一個策略性問題。當然,無論是媒體,還是工具,做好瞭將來都可以成為平臺。但沒做好之前,怎麼辦?
RSS瀏覽器匯聚瞭大量的內容,很多blog都是全文輸出的,似乎走基於做內容的媒體道路是有原材料的,但它就是做不起來,原因何在?
這裡先順便說一下,關於cc協議那檔子事,在我看來,從商業角度講,壓根不值得討論。blogger大呼小叫自己權益被侵犯瞭,也就是僅僅大呼小叫罷瞭。參考事例:最近月光和玩聚的掐架。
媒體最重要的產品是受眾,受眾足夠多足夠清晰足夠精準,就立刻可以轉手賣給廣告商。受眾才不會care什麼cc問題,所以cc協議,不是做媒體的障礙。真正的商人,道德底線通常都要足夠低。受制於cc協議的,在中國互聯網江湖裡混,混不出名堂的。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我以為,是blog寫作沒有規則所致,或者說,太過隨意。
RSS 瀏覽器裡的主要內容來自於blog,而blogger們,寫東西哪裡會像專業記者編輯們那樣遵循一定的規則。keso說“我就是主觀”,三表哥把所有留評 論的人都定義為“黑猩猩”,我有時候興致不好,就寫一句話當一篇日志,月光則認為寫博要是遷就讀者那就別寫瞭。等等等等。blogger的寫作其實是相當 隨意的,這是應有之意,怪不得blogger們。
但rss瀏覽器就痛苦瞭。沒有規則的東西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缺少大眾閱讀的背景。我為什麼 會去讀那個blog?不是因為文字,而是因為那個人。所以我喜歡的blog,未必很多人喜歡。我喜歡的文字,對更多的人來說,不明所以。在我看來,rss 瀏覽器(包括玩聚)能形成大眾閱讀內容的,轉來轉去還是在IT這個小圈子裡。概因blogger們,在IT上,或多或少寫東西還知道一些圈子裡的規則。
太多的blog的文字,本身就不是大眾媒體裡會出現的內容,靠這些文字拼湊起來,很難去做出一個好的大眾媒體,更何況,rss瀏覽器們都標榜自己走技術道路,不會有太多人工編輯幹預,那就更麻煩瞭。
於是,媒體化,對於rss瀏覽器是條死胡同(再順便說一句,強媒體一定有流量,但有流量,未必是個強媒體。特別是,分散的流量,對媒體經濟毫無幫助)。除非,它明白這一點:要人工幹預,要垂直細分。
那麼工具化怎麼樣?
走純rss工具的,前有reader,後有qq,中間還夾著個有道,一樣很難。人傢可以不在乎賺錢,我們不能不在乎。於是張智勇出瞭個“CPS”的主意,但恕我直言,成交個個把單子,是有可能的,但想規模化,不太靠譜。
工具化是極其漫長的商業征戰,QQ這個工具當年也差一點一口氣沒上來就死翹翹瞭。媒體化可以速成一下,不過…
唉,blog內容的天然缺陷,rss瀏覽器們,不弄點編輯隊伍,不遵循一些大眾媒體法則,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