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點一盞油燈,但是永不熄滅

2016-09-27 11:07:46

文/康永王

1、

在大城市看房是一件挺磨心的事。

暫且不說樓盤距離、位置、價格、戶型,單是有些銷售員都能把你擾個半死。

說話沒有重點又愛說,滿口保證承諾又回避要點,違背事實又極力掩飾,生硬的電話跟進方式又總是愛打,無法最終簽約就把你號碼肆意轉賣……

我不確定80%的房產銷售是不是都是這樣,但敢肯定一點,一旦遇到,就像買票看瞭一部國產大爛片,於是,邊看邊在心裡大呼臥槽,又無可奈何。

現狀就是這樣。要是總不幸碰到那80%,你甚至會懷疑上輩子是不是造瞭孽。

2、

有這樣一句話在一線城市流傳:賣房不開單,開單吃一年。

我不瞭解其中傭金究竟是多少,但從每個地鐵口、天橋上,大批穿著白襯衣打著領帶的身影來看,成交傭金自然是不少。

一位做過房產銷售的朋友說,這個圈子主要靠搶客戶電話。

什麼意思?

朋友說,房產銷售員或者中介,如果搶先得到客戶的手機號,客戶一旦看房登記,銷售員就會在微信群裡做報備。

大概意思就是告知開發商和同行小夥伴,這個傢夥是我的菜瞭,哈哈,你們丫不要和我搶瞭,傭金我拿。

在預期的高傭金驅使下,一旦拿到你電話,銷售員便會不停的給你打電話,邀約你看房。

欲望是一團烈火,在各種鼓動下熊熊燃燒。

看房意味著簽字,簽字意味著報備,報備意味著你是我的菜。

成瞭菜就更悲催瞭,為瞭最終成交,即便樓盤後面有個大垃圾焚燒廠,銷售員也會拍胸脯向你保證,哥,這煙根本刮不到您傢,它是斜著飛噠。

各種場景,大傢各自有過體驗的,盡情腦補。

3、

我信廣積善緣,那部分“80%”積的是業績還是善緣,我就不敢肯定瞭。

對於大部分傢庭來說,買房不是買菜,尤其在一線城市。

“80%君”們會毫無顧忌的拍胸脯,心裡常燃著一團渴望成功的烈火。

烈火可怕,澆油的人更可怕。四處培訓銷售執行力的“營銷大師”就是澆油的人。

這些油桶俠行走四方,一身皮一張嘴,法寶就是成功學洗腦,打雞血感恩。

寫到這裡,我就要反駁那種聲稱“一線銷售員受教育程度低,執行力差,所以隻能依靠打雞血,這是對他們好”的論調瞭。

一把烈火起的快滅的也快。在烈火下不斷提升,不斷超越的人也有,這是極少數。大多數銷售,一旦人生中年遭遇大起大落,未能達到目標,烈火就喪失瞭鬥志,甚至悲觀低靡,懷疑自我,一蹶不振。這是成功學的遺毒,害人無窮。

成功學的烈火把一個個“80%”推向瞭努力必成功,未成功是不夠努力的圓圈。圈內人打轉,圈外人數錢。

老板和油桶俠都是圈外人,點烈火的人。

4、

有個未畢業的大學生,前幾天從網上加瞭我的微信。

一上來就問,你知道怎麼做微信公眾號嗎?想創業,想先攢人氣,懂得如何寫文章。

正想回復他,又一句話打過來瞭,你覺得個人公眾號能不能賺到錢?

我怕他會順著問下去,萬一提到估值上市我就答不瞭瞭,於是趕緊回復,那你想做公眾號的哪方面板塊呢,比如哪一個方向?

寫文章還有攝影,具體我也不清楚,我策劃瞭好幾天。

聽到這裡,我開始鼓勵他,那不要想太多,先開始嘍。

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十萬個為什麼。

還是沒什麼頭緒啊,那如果做公眾號,有希望嗎?

有希望。我回答的更快瞭。

那能夠賺錢嗎?

能賺錢。我怕我說的多,他的問題會發散的更多。

那也應該做很久才能夠回本吧?

是的。我開始把三個字壓縮成兩個字。

別的我沒有,就有耐心,那基本上都要多久啊?

我一度覺得前兩句話是我的臺詞,被他搶瞭。不過除瞭耐心,我還有鼓勵。

具體時間是沒有辦法確定的,有耐心就好。

手機屏幕裡,發過來瞭簡短的兩句:好的。謝謝哥。

終於結束瞭,我慶幸此刻。並希望他忘記這些問題,不要多想瞭,先起步再說。

還是延續我一如既往給人希望和力量的風格,末瞭,我留下瞭兩句話。

丫蛋(他的微信昵稱),想做就開始,放手一搏。

另外,看你的昵稱是:這人生過的真累。那麼,我推薦你看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後來我後悔瞭。後悔多嘴。

這位小朋友開始向我訴說,他壓力很大,父母辛苦賺錢,而他卻矯情的活著,感覺自己必須要成長,哥,希望你能多多關照我帶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