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18:04:51
01
看過一個故事,寫的是一對姐妹。
一個特別能幹,攬下瞭所有的活,不停地幫助別人,也不停地逞強;一個特別會哭,動不動就淚掛千行,柔弱地躲進別人的車子裡。到瞭最後,面對共同喜歡的男人,周遭的人卻認為,能幹的姑娘應該把這個男人讓給柔弱的女孩。我大概忘不瞭結局時那段寫能幹女孩不停地哭的片段。我變得強大,不是代表堅強,而是希望能夠被讀懂,也有機會柔弱。
許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你足夠能力迎接風雨,就不必有人再為你遮風擋雨。而許多時候,我們都濕瞭衣衫,濕瞭雙腳,卻隻有自己知道,堅強的代價是涼到心透。
02
我第一次覺得逞強不是一件好事,是在十五六歲的時候。
那一段時間流行性感冒盛行,一種病菌的來臨總是讓一群人如山倒下。整個班級很多同學都感冒瞭,包括我。
那天發著燒,母親早上來叫我的時候,根本起不瞭床。母親說,要不要請假?我想瞭想,說不用瞭。
是啊,不起床又能怎樣呢,落下的課程得補,作業也還是在。沒有嚴重到寸步難行,實在沒有太多的理由。
我忘瞭自己是怎麼和老師微笑,和同學笑嘻嘻地像個沒事人,一邊的腦袋卻一陣陣地往下掉,我甚至還幫助班上那個生病的同學倒水,然後,自己卻頭重腳輕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那時,流行每天上午休息時間跑步,老師說,生病的人可以不去跑。說真的,長跑這回事,沒幾個人樂意,病怏怏的人可以理所當然,尚且剛剛開始得病的,也有瞭機會可以不跑步。
而我坐在座位上,剛剛準備趴下,班上的一個女生力大無比地敲我的後背,你怎麼不去啊。
我說,我感冒瞭。
你怎麼感冒瞭,剛剛還看你好好的。你看其他生病的,一副病怏怏的。真是半點看不出你生病的樣子。
我說,我真的發燒瞭。
女生還是站在我身邊,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那時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證明,我已經燒瞭好多天,也咳嗽瞭很多日子,我吃很多的藥,也喝很多的止咳糖漿。
班导 沒說什麼,她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女生的臉上,仿佛有一副獠牙,不斷在我眼前晃動。
15歲的我,告訴母親這件事的時候一直哭,像是受瞭委屈的孩子。後來,母親和我說,生病的時候,就該有個生病的樣子。不是所有人,都會懂你在逞強。
是,這個世界,不是你逞強,別人就一定懂得你的堅強。
03
我的好友大閑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她剛工作那會,她是如何把自己累垮的。
年輕人應該努力,但不要過於逞強;要馬上進入狀態,但不要拉滿弓,把弓拉斷瞭。
她有一句話至理名言是「人生就是一捆頭發,時間荏苒,越來越少。而你就是那根橡皮筋,不要急急忙忙地把頭發紮得特別牢固,容易斷。」
在我們的人生裡,最重要的不是得當、分寸、溫和,不是假裝逞強、假裝彪悍,假裝永遠無所事事。
大閑進單位的時候,承擔瞭很多的工作。除瞭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她還承擔瞭所有人不愛幹的活。
比如打掃單位的衛生。原來掃地的是單位的老大姐,一直苦於掃地這活沒人幹,和領導說瞭幾次無果,領導說,誰肯接這活,你就給誰。所有年輕人都沒有接,輪到大閑,大閑說,好啊,那我來吧。於是,那個老大姐每天的活隻剩下瞭分報紙和吃瓜子。
比如檔案的工作。因為崗位特殊,每個月需要理一次檔案,沒人願意幹,連一同進去的年輕人,也紛紛搖頭。領導說,大閑,你兼一下,一個月就那麼一兩天。大閑想瞭想,一個月30天,犧牲一兩天,也可以。後來,她發現,哪是一兩天的活。
幹活越來越多,並不打緊。年輕人要吃苦,年輕人要有幹勁。大閑一直這樣安慰自己。後來,她才明白,什麼叫力所能及,什麼叫過猶不及。當你能夠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善盡美地做完所有的事,是成功;當你並沒有能力做完所有,卻主動承攬,是自不量力。
大閑每天晚上八點回傢,每天早上七點到單位,雙休日也連軸轉。這是正常的。最慘的是月底和月初,所有的總結和整理,大閑有時就隻睡那麼兩三個小時。
大閑很想說「不」,可是她開不瞭口。生病瞭,感冒瞭,吃瞭藥,繼續昏昏沉沉地幹活。
三個月後,大閑終於病倒瞭,倒在瞭自己的床上。是,當一個人拉滿弓還不停地被加壓,那麼就離倒下不遠瞭。
大閑在醫院給領導打電話,說自己可能一周沒有辦法上班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