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一場長跑, 首先你要跑過終點

2016-08-11 23:16:08

投資是一場長跑,記得別在終點前就倒下瞭。

點評:

普通人的財富通常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通過努力的工作獲得不錯的薪金報酬,另一個就是將自己的資金通過投資理財的方式,讓財富增值。前者,我們通過提升自己精湛的業務能力,從而增加收入;後者則通過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來達到財富增收。

投資理念,每個人各不相同,有人喜歡“快、狠、準”,喜歡旁門左道,有人則遵守“慢、穩、忍”,走人間正道。我喜歡後者,因為我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我遵守自己的操作系統,我希望自己能跑到終點。這裡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理念,這些東西隻適合於我自己,大傢隻做考吧。

1.投資要有風險意識,也就是一定要知曉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風險,在這個范圍內才可以放心地去投資,投資是奔著賺錢去的,但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減少虧損。

2.投資要成功,必須有“三識”,就是:知識、常識、膽識。知識就是不能對投資的對象一無所知,要盡量地去瞭解、分析、掌握投資的產品、公司、股票。常識是指對影響投資產品波動的判斷依據,比如最基本的供求關系。膽識是在自己有瞭比較肯定的判斷之後要有膽量出手和收手。

3.投資是要堅守自己的鐵律,比如,不要去猜股市的趨勢,股市如黃鱔,靠的是佈局,然後順勢而為。尋找五星級股票進行長期投資,但不應刻舟求劍,不瞭解,就不買。

如果我們研究西方最成功投資傢的歷史的話,會發現每一個人的作風都不同,投資手法各異,然而他們殊途同歸,都有卓越的成就。故成功投資人,可以借鏡,但要投資成功,還是要發展自己的一套策略。如同教育一樣,中小學是基礎教育,無所不讀,不管實用不實用都要讀。以求其博。不博則無以擴大視野,成為井底之蛙。大學專攻一個領域,范圍縮小瞭,如文科生不必讀數學。但還是屬於較為深入的普通教育,旨在求其精。不精則流於膚淺。到瞭碩士、博士,才有資格說“通”,對某個科目,上下縱橫皆如意,從心所欲,不逾矩,是為“通”。不通則滯。股票研究由博到精,由精到通,非長期浸淫,無以為功。博、精、通,需循序漸進,不能速成。融匯貫通,必須經過博和精的“融會”階段,才會“貫通”,就是這個道理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