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53:41
利用身邊的榜樣
“有時候,大人說破瞭嘴皮子,還不如身邊小朋友的一個小舉動,小夥伴們的榜樣作用不可小覷。”冉冉媽說。
冉冉媽的經驗就是,盡可能多而又及時地利用身邊小朋友的榜樣作用。小區裡某個大哥哥大姐姐做得好,就回來講給冉冉聽,她就知道哪些行為是被別人贊揚的,當別的孩子犯錯誤時,也要瞅準機會給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很危險,或者很討厭。
比如,有時候冉冉不好好吃飯,給她講,樓上的奶奶說慧慧姐姐今天在幼兒園得瞭一個小紅花,是她好好吃飯老師獎勵的,冉冉就會好好吃。講事實勝於雄辯,有瞭行為的參照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辨別是非。
換種方式來溝通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傢長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自主權的方式比較奏效。”小雪媽說。
比如,父母說:“寶寶,9點瞭,你怎麼還不睡覺?”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決定權受到侵犯,依舊我行我素,而如果父母給孩子一個有選擇餘地的發問:“寶寶,你告訴媽媽是9點睡好呢?還是9點半睡好呢?”孩子會說我想9點半去睡覺。而此刻的親子關系就不會有激烈沖突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