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的年代 之 五月艷陽下

2016-08-13 17:07:13

這是一個自拍的年代!

或許是因為孤獨;或許是因為每次的合影總是你自己最美,於是再沒人給你拍;或許自己的美麗需要炫耀;或是自己的角色需要招搖,林林總總。自拍的網絡,配上那些小心情的文字,儼然已與餐桌拍照微博族,相映成趣不分高下。

城市總是越來越擁擠,朋友卻是越來越少;通訊越來越便利,溝通卻更加困難;微信是個神器,語言不用互動,傾訴可以不管不顧;貼吧是個魔域,曬的人和評點的人各顧各的,仿佛跟自己都無關。多麼符合,這個屬於自拍的年代。

這是一個怕別人說你矯情,又不得不矯情地證明自己存在的時代。影像是記錄的時候,算是自己的年鑒;影像是訴說的時候,算是自己的表白;影像是扮演的時候,角色總是那麼千面。化妝是有技巧、流程的,前些日子才知道,原來自拍也有教程。角度、姿態、對焦、選景、五官、造型等等。我說怎麼自拍都是流行的款式,原先以為是設備和手長的問題,不得不的樣子,現在才知道這是個標準流程,款式是要講究是否流行的。

科技是讓你輕松的,卻也註定瞭讓你孤獨。熱衷於尋找陌生的搭訕,是對周遭的絕望還是對外面的好奇?忙與盲同意,累與空差不瞭多少。於是,忙和累,無非是說你很白瞎和空虛。能忍住饑腸轆轆,唾液四溢的去急著拍餐盤和發微博;自然有時間,擺出絕非自然且逆天的款式自拍種種。

當鏡子無處不在的時候,妝容也跟著千變萬化,當自拍成為流行,鏡子敗給瞭手機。本來我就是扮演角色的,鏡子卻實誠的告訴我這就是我自己,不如讓手機幫著評判角色。拍好瞭炫耀存檔,拍不好我刪掉重新來,進入角色都不用醞釀感情,入戲一流。你已然怯於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更別說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倒是,對著手機鏡頭,千嬌百媚、千奇百怪,萌不過自拍。

因為款式在,模仿就在;因為角色在,表演就在;炫耀需要欣賞,表演需要誇張;徹底忘記周遭的自拍,常常是無所顧忌,沒有地點時間的限制,隻有必須的理由。急急的上傳,還一定必須肯定地配上些小文字,最好清新而憂鬱,快樂都要扮出清新的調子和骨子裡的小憂傷。於是心滿意足。

滿滿的存檔,擇機炫耀魅力,擇機酒旗招搖。誘惑是因為扮演的角色,欲望是因為陌生的造訪,孤獨是炫耀,寂寞是昭彰。憂鬱是骨子裡的,於是扮演出來的都是放在冰箱裡一年的冰激凌,怎麼都不對味,還磕磣磕磣的。

剩餘的,就是自我的撿拾再撿拾。每一張裡都有自己,但你保證你自己一定認識這些角色,還是他們壓根就不是你?到底他們的存在,隻是你試圖模仿別人的瞬間,還是靠著這些理解你自己真實的身份?在自拍的瞬間,那個鏡頭是真實的你,還是那個扭捏的角色是你?那個角色是誰?你是為瞭扮演而忘自己,還是扮演的才是真實的自己?

等等,為什麼你的自拍總是不能陽光滿地?為什麼美好的地方,留下的是你的寫真而不是自拍?當你匆匆的太匆匆,跟著世界的人流來來往往的時候,是什麼讓你停下來選擇瞭自拍?那一瞬間,你氣定神閑,與世隔絕,儼然有瞭冥想的境界。我們常常給人念叨應該選擇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選擇,其實,選擇本身沒有什麼錯誤,選擇之後如何做才是重點吧。

於是常想,人從懂些事情開始,就自己給自己挖著慘絕人寰的萬人坑。坑底白骨累累,都是自己曾經扮演的角色。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坑底白骨有的熙熙攘攘,有的聲淚俱下,有的得意洋洋,有的話癆自語,有的欲望誘惑,有的側耳傾聽,有的沉默不語;也或許,對立的角色打得不可開交不分勝負;甚或許,真的你正躺在萬人坑裡咒怨貍貓換太子的你。老去的不是你,是你那些扮演過的角色。青春是一場戲,最終已然忘瞭誰是演員誰是角色。

五月,五月艷陽下。站在陽光下,因著空氣的通透,傾瀉下來,身體還算冷靜,於是陽光在肌膚的表面和身體交換著想法。綠色已經有點老瞭,石榴火紅著。花香不是主流的時候,雨後的泥土味道就清晰而有力。

五月的微寒在清晨,不在傍晚。很多角色是一種離開,也是另外一種接近。就像五月清晨裡,陽光裡的藍天和雲那麼近,同樣在傍晚那麼遠。

夏天很急,春天就有點抵擋不住。青春不急,因為有著自拍可以讓你無窮的扮演。

點評:故作的日記是不是也是年輪的自拍?過去是你的積累,還是現在是你的脫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