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二病”的看法

2016-08-13 17:24:13

2.社會問題:目前社會大多鼓勵個性,但卻沒有給出適合個性生長的環境。而這同時社會又進行瞭快速的科技進步和財富變化。換句話來說,也是不少老板最喜歡說的一句:不管用什麼方法,你給我掙到錢!財富的變化和貧富懸殊加劇,讓人變得不關乎真正的內涵,更註重外表,科技變化讓大傢更少真正的溝通,所謂的在網上帶著面具展現自我不過是彌補缺失的另外一個表現而已,要知道這種缺失是填不滿的,不但越陷越深還讓人迷失自己。另外網絡的進步給人更多幻想,我們上網可以輕松的找到很多奢侈的東西,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能真正的理解和擁有這些奢侈的東西(拿個愛瘋就能代表你是高富帥?)

3.自我救贖:這點太難瞭,人貴自度,道貴自悟。科技和環境的進步讓人輕浮,不少人已經學不會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更別說領悟瞭。突然覺得這點很難說清楚。大部分人會把這個扯上大環境,但是這個真的不關乎環境多大的問題。正如以前沒書讀的時候,拿到一本書會認真的讀很多遍,但是現在有很多書瞭,倒不一定會拿起來看。而那些真正的愛書的人是不會因為書多書少而受影響的。之前看過很經典的一個故事,同一個傢庭出來的雙胞胎兄弟,一個努力奮鬥成為瞭老板,一個自我墮落吃上瞭國傢飯,問其原因的時候,兩人的回答如出一轍:出生在這樣的傢庭,我能怎麼辦呢!這個可能天生的吧,我也說不清楚,目前心理學也無法很好的解釋這一心理。有些人活瞭半輩子就對擁有大智慧,有些人活兩三輩子,都不一定明白一些事情。

4.環境: 這點和我們說的社會不同,這個環境說的是每個人的環境,有很多不同,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說女孩子向閨蜜咨詢某個男孩是否靠譜的時候,總是容易得到對方是否多金或者帥氣高大的回答。我瞭解一些婚姻失敗的朋友,其實他們婚姻失敗的都有一個原因,身邊的人給出瞭不靠譜的答案(當然也不排除自身的不靠譜)。在國內很多有心理疾病的人無法得到很好的治療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在於身邊的人就是病態的。你想想,你感冒瞭,正常的來說,吃瞭藥會好的(很多時候哪怕不吃藥也會好),不過身邊的人會一直讓你不脫衣服甚至潑冷水等等,你還能好麼!

現在我們對中二病總結一下:

    由於成長時期自我意識的壓抑,而到瞭成年時能表現自己的時候,自我意識爆棚!成長時期缺乏溝通,也沒學會正確和良好的溝通而導致成年時不會真正的溝通!從身邊的人上得不到真正的關心和愛以及建議,誤導瞭自身,形成瞭缺陷人格和自我感覺失誤。.自己的悟性太差不能真正的理解這個社會給予自己的反饋,加重瞭自我感覺的失誤。(比如很多人不能正視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甚至直接變現攻擊對方。)科技進步和財富進步,讓人更加不能自控。你開著QQ寫文章試試,你能完全不看QQ的話,我算你狠!

以上問題不會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帶來大的問題(二十多歲,大傢能原諒你的幼稚,再說瞭,那時也沒有沉重的傢庭問題),而到瞭三四十歲的時候,問題就越來越嚴重瞭。不少齊天大聖就是醬紫的哦!

本來想弄個案例分析的,但是擔心得罪對方和被對方攻擊,就罷瞭吧。

很早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人性的進步是很漫長的,但是人性的退步卻非常容易。(路西法效應)

最後分享一下我的簽名,若真是有緣人,請仔細思考我的簽名,必然對你有大幫助!如果你覺得那是別人的問題的話,那真該好好想想自己瞭。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菩薩畏因,凡人畏果。

 

點評:孩子就應該盡情地去做做孩子該做能做的事(要不,長大瞭會有童年缺失癥),大人也真不必老用過來人的眼光去看那些孩子的玩意(什麼是有用,什麼又是無用,人生真有那麼勢利?),誰不曾有過那麼一點點“二”呢?隻是,人不能永遠長不大,不是?!

對“菩薩畏因,凡人畏果”的一點理解:凡人更看重結果,而菩薩更看重原因。這兩種不同思維,自然會導致兩種不同行為:凡人為瞭結果,會不折手段;而菩薩隻關心行為的合理性,而不太在意結果(當然,通常都會有好的結果)。道德經裡面有句話:“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無私之人,日後反而會成就自己。兩者道理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