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55:39
當然,追求理想不是為瞭與眾不同不惹流俗或者讓人企羨喝彩,不摻雜虛榮和炫耀的成分,也無關宏旨。它可以是“做一個拾荒者”,也可以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或者是“做一個賢妻良母”……隨你開心。
誰規定瞭一定要找個正經工作一定要有可觀收入?誰又規定瞭二十幾歲就該結婚生孩子?為什麼人生的重心是房子、車子、票子?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跟著走,或者讓別人走別人的路。喬佈斯說“要忠於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忠於自己,忠於理想,為的是那種火光的力量噴射到全身的飛揚振作,是單純堅定的心志和對世界浪漫美好的想望。很多人缺少一種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勇氣做自己,無法抵禦父母的咆哮,不能無視別人的眼光,也戒除不瞭與他人比較的慣性,所以隻能對生活曲意承歡,汲汲營營又謹小慎微,去迎合聲色犬馬的後物質主義社會的期望,拿著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尚且青春活蹦的時候就無恥地把美夢和狂狷都揉爛在肚子裡。等到老之將至,盆滿缽滿的收獲瞭財富、地位和權力尚還算好,隻怕很多人除瞭年齡什麼也沒有得到。有的人走著走著忘記瞭當初為什麼出發,有的人從來都沒有為自己出發過。歌裡唱的好啊,“忙忙忙,忙忙忙,忙是為瞭自己的理想,還是為瞭不讓別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的已經沒有主張,盲的已經失去方向。”
“為什麼你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
“會死麼?”
“不會”
“那你還怕什麼!?”
被生活強奸瞭,難道就要嫁給它嗎?
這個世界已經很不靠譜瞭,如果我們能有點不靠譜的人生態度,以毒攻毒會不會好一點?
雖然有一小撮和現實死磕的人最後都被現實磕死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海子、梵高、茨威格這些人都自殺瞭。但是就算到最後我們窮困潦倒無所作為又或者曲高和寡迷茫無助無所歸依,至少死後還能在墓志銘上寫一句“這是一段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年輕就該給自己找快活,怎麼快活怎麼過,老瞭也是個老理想主義者。反正過正經的生活也挺苦逼,不如找個歡樂點的苦逼方式。蘇軾早就說瞭:“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後來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說:“如果給我一杯酒,代價是讓全世界消失,我會說,讓世界見鬼去吧,但我要有酒喝。”
但願這個世界能多一些堅守自我的人,永遠奔奔放放永遠熱淚盈眶,在頭頂貼四個大字“勿忘初心”,像墜入情網一樣地墜入理想,不“從眾”,隻“從己”。哪怕一千個人裡面有十個也是好的,畢竟在理想主義的世界裡,一加一絕對是遠大於二的。如果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給車胎打氣的過程,那至少也要在爆胎之後可以高呼一聲“過癮”!
點評:文字的伸縮性竟能表現得如此之好,激情與理性的完美結合。如果平衡生活是一種智慧,那麼堅守自我更是一種強大。想到《海賊王》634話裡路飛他們閃亮登場的方式,那是甚平精心策劃的一場戲。讓草帽團成為懲惡揚善的英雄,但是路飛的“英雄論”,讓我欲罷不能。路飛:“我不要當英雄。”甚平:“你知道什麼是英雄麼?”路飛:“我們可是海賊,雖然英雄什麼的很吸引人,但是才不稀罕呢!!比方說這裡有塊肉,海賊是拿肉來開宴會的,而英雄是要把肉分給別人的!但是我要吃肉!!!”話說他們在水之都的時候。拿那麼多錢出來開宴會,也變相的把‘肉’分給瞭別人。何況英雄也並非就是“舍己為人”也可以是“借花獻佛”,隻要能拯救別人,舍不舍己並不重要。所以,別把自己的選擇都對立起來,搞得人生好像真的很矛盾的樣子。
另外:534085058#qq.com也投瞭一篇文章,也是關於現實與理想的文章,看來大傢是做瞭非常深度的思考。
附:現實主義生,理想主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