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為什麼唐宋的男人愛戴花?唐宋的男人簪花潮流!

為什麼唐宋的男人愛戴花?唐宋的男人簪花潮流!

時間:2020-03-12 08:02:3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唐宋的男人簪花潮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讀《水滸傳》,會發現裡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糙老爺們都愛戴花。

東京的中級軍官林沖、徐寧都戴著美麗的花,病關索楊雄“鬢邊愛插芙蓉花 ”;浪子燕青“鬢邊長插四季花 ”;短命二郎阮小五“斜戴著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石秀從大名府翠雲樓跳下去救盧俊義時,頭上戴的花還在顫動。

最有代表性的是劊子手蔡慶,生得滿臉橫肉,卻生來愛戴一枝花,於是人傢幹脆叫他“一枝花”。

草莽英雄們愛戴花也反映瞭大宋朝的審美情趣,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大大刺激瞭民間經濟的發展,人們不用愁基本的溫飽問題,開始追求穿戴和容貌,穿漂亮衣服、戴美麗飾品成為時尚。

並且官方引領,比如宋徽宗每次出遊回宮,都是“禦裹、小帽、簪花、乘馬”,從駕的臣僚、儀衛也都賜花簪戴。宋徽宗不僅自己戴花,還賜給隨身的衛兵每人衣襖一領、翠葉金花一枝,宮花錦襖相當於“工作證”,有瞭這些才能自由出入大內宮殿。

男人簪花在宋朝成為潮流,甚至發展為一項宮廷禮制,《宋史輿服志》記載,男子簪花,是在穿正裝戴襆頭(烏紗帽)時,在紗帽上戴花,稱為“簪戴”。

宋代筆記《鐵圍山叢談》裡描述,每逢重大節慶,皇帝都要賜花給臣僚,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花:生辰大宴用“絹帛花”;春秋兩宴用“羅帛花”;遊宴則用“滴粉鏤金花”,賜花多少還要按官員的品階而定,簪花成為上層社會身份的等級的重要標志。

楊萬裡說得好:“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不僅上流社會流行簪花,民間更是盛行,《武林舊事》裡說,杭州茉莉花上市,價格頗昂,而當地“婦人簇戴,多至七插,所直數十券,不過供一晌之娛”。“花團錦簇”的宋朝沉浸在愛美的氛圍中。

宋朝男人流行戴花,唐朝也不遑多讓,公元731年,唐玄宗組織瞭一次春遊,詩人蘇頲寫出瞭“飛埃結紅霧,遊蓋飄青雲”的詩句。

唐玄宗非常喜歡,便將“禦花”插在瞭蘇頲的頭巾上,“禦花”就是唐玄宗頭上的花。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那會大唐男子非常愛美,以香熏衣、用唇膏、文刺身,戴花更是其中最普遍的。

唐朝末年有個帥哥叫李夢符,生得“短小而潔白,美秀如玉人”,他一年四季渾身都插滿瞭花,在洪州的大街小巷招搖過市、高歌大醉,以放蕩自恣。後來惹怒瞭官府,以“狂妄惑眾”的罪名被逮捕入獄。

李帥哥悠然自得,並在獄中作詩稱:“插花飲酒無妨事,樵唱漁歌不礙時”。瀟灑得不得瞭。

晚唐詩人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中寫道:“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唐朝男子不光戴花,還可以隨心所欲地滿頭插花。

我們知道,國傢開放、經濟富強,人們才有這種崇尚美的情趣。

比如唐朝文化交流頻繁、經濟基礎堅固,這對百姓娛樂方面的影響極大,例如那會有女扮男裝的現象,女子以穿男子服飾為時尚,而男子也可以穿戴著女子的衣裳,不會被認為是奇裝異服。

男人和女人一樣,平時也用胭脂、口脂等化妝用品粉飾臉面,這一切都是因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作保障,才讓唐朝男人思想開拓,追求時尚,不在意世人的眼光,活成肆意的模樣。

關於宋朝,恩格斯曾經說過:“在北宋,一個首都看門的老兵都過著當時比歐洲君主還好的生活”。可見當時人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富庶安逸。

於是,唐宋時期出現瞭我國文學的高峰,文人必然感覺敏銳、感情豐富,喜歡風雅之事,於是屬於風情、愛好、習俗的男人戴花被發展到瞭極致。

想當年,屈原就曾經“扈江離辟芷、紉秋蘭為佩”,把這些散發著香氣的花花草草佩戴在身上,我國男人對花的喜愛由來已久。

時至今日,可能男人戴花隻出現在一些特定場合,代表一定寓意,但無論男女,人們對花的喜愛從未減弱。

老北京有個民俗叫“歲朝清供”,歲末年初之際,人們為瞭點綴居室會供養一些清雅植物,比如天竹、臘梅、水仙、金橘等,以求新年吉慶、春意盎然。

窮困人傢買不起名貴的花,也要有一點顏色,於是很多人傢養一盆青蒜,或用大蘿卜削去尾,挖去肉,空殼內種蒜,以線掛在朝陽的窗下,蒜葉碧綠、蘿皮通紅,陽光之下,也頗賞心悅目。

其實這些無非都是為生活增加色彩,追求一種美的享受,時代在發展,人美詮釋美的方式也變得不同。

在開放自由的現代,也許以後的某天,會突然看見一個大男人頭戴鮮花走在大街上,先別笑,這是有歷史傳統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