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水嫩嫩,誰才是冬天裡的水果之王?

2016-12-15 11:02:00

  冬天,要吃柑橘!

  無論是檸檬、柚子、柳丁、橘子,他們廣為人知的一點就是:富含維生素 C(VC)。

  雖然柑橘類水果並不是 VC 之王,但含量通常也有 20~30 mg / 100 g,遠高於蘋果(1~5 mg / 100 g)和梨(4~8 mg / 100 g)。所以,在缺少新鮮果蔬的冬季,柑橘絕對是很好的 VC 來源,基本上一個中等大小的柳丁,就能滿足一天 1 / 4 的 VC 需求。

  而且,柑橘中還含有豐富的鉀、類胡蘿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們都是對健康有益的成分。

  金橘、柚子,一個都不能少

  金桔能夠帶皮吃,營養真的是一點都沒浪費。

  但前提是——洗幹凈!洗幹凈!洗幹凈!別問丁香醫生怎麼才能洗幹凈啊……當然是用水才能洗幹凈啊!

  柚子,可謂是天然的維生素 C 倉庫。

  某些品種的柚子 VC 含量甚至高達 61 mg / 100 g,比檸檬和橘子都要高。而且果皮很厚,特別耐儲存,幾乎就是個天然水果罐頭。放上幾周都不會壞,簡直是過冬水果必備。

  當然,還是建議你早點吃掉,畢竟越新鮮的柚子越不錯吃嘛。

  聽說橘子吃多瞭會上火?

  之前講過很多次,「上火」是個很難定義的概念。

  不過對於橘子來說,引起「上火」的罪魁禍首還是有嫌疑人的,那就是——橘子中的糖。

  因為吃起來很方便,味道也酸酸甜甜,完全不會覺得膩,特別是砂糖桔什麼的,很多人都是一筐一筐地吃。橘子吃多瞭,就意味著糖分也沒少吃,畢竟橘子的含糖量也有 10% 呢。

  一方面,高糖分會使得喉嚨處的細胞由於滲透壓而脫水,導致嗓子發幹發澀;

  另一方面,高糖分會還會帶來過高的血糖負荷(GL),可能會加重痤瘡,也就是長痘;

  另外,有一些敏感的人,還可能因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齦和胃部不適。

  以上種種匯總起來,就很可能是人們認為「橘子容易上火」的原因。說到底,都是吃太多惹的禍。

  每天應該吃多少?

  營養再好,水果也不能當飯吃。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每人每天新鮮水果的攝入量應為 200~350 g 左右。折算到柑橘類,差不多也就是兩個中等的柳丁,或者三四瓣大柚子的量。兩餐之間作為零食,防餓又健康。

  如果實在愛吃,也沒有血糖困擾,多吃一兩個橘子也沒問題,少吃半碗飯就好。

  另外要強調一點,喝橙汁不等於直接吃柳丁,水果最好的吃法就是自己啃。

  橘子、柚子、柳丁……到底是啥關系?

  水果圈普遍沒節操,這些水果的關系真的有夠亂。

  橘子、柚子、柳丁、檸檬、葡萄柚……這些蕓香科柑橘屬的成員們,其實都是三位「老祖宗」經過重重雜交得來的。

  這三位元老是:

  香櫞(yuán):佛手就是一種長得漂亮的香櫞;

  柚:不解釋,大傢都吃過;

  寬皮橘:果皮和果肉之間很寬松,大傢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南豐蜜桔。

  也就是說,任意兩兩聯姻,就有可能得到一個新品種……比如:

  柳丁:柚子和寬皮橘的天然雜交後代;

  西柚:柚子和柳丁天然雜交的後代,個頭和長相像柳丁,味道更像柚子。(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