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11:00:27
兒童期:預防齲齒
6歲左右,乳牙逐漸松動、脫落,之後恒牙開始長出來。此時,孩子的乳磨牙後面會長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齡齒”。由於其位置比較靠後,容易被忽視。
臨床上小孩子非常多見的牙病就包括換牙期間“六齡齒”齲壞,嚴重的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現牙髓壞死,根尖周圍炎導致牙痛的情況。
因此,傢長要重視孩子換牙期的牙齒保護,每3~6個月進行必要的口腔檢查,註意口腔衛生和飲食,到正規醫院給孩子做六齡齒的窩溝封閉,即在牙齒表面窩溝點隙塗一層流動性非常好的材料,封閉窩溝點隙使食物殘渣和菌斑不易堆積滯留,以減少齲齒發病機率。
青少年:及時矯正
青春期後,孩子的恒牙基本長成,此時如果發現孩子有牙齒畸形如齙牙、地包天、牙齒擁擠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矯正,即我們常說的帶牙套。
一般矯正是透過粘在每個牙面上的托槽和固定其上的弓絲,對牙齒進行移動,使其排列整齊。
此外,還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治療齲齒,避免因乳牙早失或滯留導致恒牙替換障礙;避免食物過於精細,因為牙槽骨得不到足夠的刺激,頜骨生長會受到限制。
中年:註意口腔衛生
調查發現,我國絕大部分的成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發病率非常高,就醫率卻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護意識較差。
一些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會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會促進牙周疾病的進展。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時如果不註意口腔衛生,會導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積,因此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早晚要刷牙,飯後漱口,每天要用牙線清潔牙縫,養成定期到正規醫院洗牙的習慣。
老年人:缺牙、壞牙要補
老年人口腔組織呈退行性變化,牙齦萎縮,牙根外露,也很容易出現缺牙、掉牙狀況。因此,老人需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選擇柔軟的牙刷,早晚刷牙,切忌用力過大和橫向刷牙。
進食時應采用雙側交替咀嚼,以免導致功能側嚴重磨耗以及對側組織的廢用。
如果出現壞牙,應透過補牙、根管治療等方法保存牙齒,盡量不要直接拔除;缺失牙齒的老人可以選擇活動義齒、固定義齒、種植義齒來恢復美觀、發音、咀嚼等功能。(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