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7 11:00:44
喝牛奶拉肚子
過敏
很多人有這種說法說:“我不能喝牛奶,我對牛奶過敏,一喝就拉肚子”。其實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是對牛奶過敏,而是對牛奶中的乳糖不吸收,要知道所謂“過敏”一般都會有皮膚瘙癢、發紅或者哮喘等癥狀。而他們喝瞭牛奶或者奶粉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的情況,叫做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什麼?
乳糖是一種雙糖,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乳汁中。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大約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腸內被乳糖酶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才可以被吸收。其實我們在剛出生時是可以分解乳糖的,隻不過後來分解乳糖的這種酶的含量開始逐漸降低,以至於長大後無法分解乳糖,造成乳糖不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怎麼一回事?
乳糖不耐受簡單來說就是乳糖在小腸內無法被分解吸收,導致乳糖進入大腸,導致腸內滲透壓高,水分無法吸收,從而發生腹瀉,其原理有點類似於瀉藥。對於喝瞭牛奶就腹瀉腹脹或肚子不舒服的人一般都是因為缺乏一種叫乳糖酶的消化酶。喝進去的牛奶有大量乳糖,而他們沒有乳糖酶,乳糖無法被分解吸收,大量未經消化的乳糖抵達大腸。大腸內的一些細菌利用乳糖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則會導致腹脹、腹瀉,以及放屁等癥狀。乳糖不耐受輕者腹脹,重者喝完牛奶沒多久就要跑廁所。
乳糖不耐受因人而異
同樣一杯牛奶喝下去,有的人一點都沒事,有的人卻腹瀉的厲害,說明乳糖不耐受也是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是否會發生乳糖不耐受,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體內不產生分解乳糖酶,那他十有八九要發生“喝牛奶拉肚子”的情況。但不是絕對,乳糖不耐受在後天的改善也能夠很大程度的彌補,經常喝牛奶有一部分人會“喚醒沉睡的乳糖酶”,喝著喝著就對牛奶耐受瞭。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人類在幼年時期體內才會產生乳糖酶,如果早期沒有或者極少接觸牛奶、乳糖類食物,那麼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極有很大可能發生乳糖不耐受。據此推測喝牛奶後容易腹脹、腹瀉、不消化的人在斷奶後比較少接觸牛奶等奶制品,導致其乳糖酶“退化”。歐美人喝牛奶的習慣比較普遍,幼兒時期基本都有接觸到奶制品,因此歐美人較少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