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21:12:50
心悸,是通常所說的心慌,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心悸是常見的臨床癥狀,一般健康人隻有在運動、或者過度緊張興奮的情況下才有產生心悸。心悸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心悸?心悸的癥狀是什麼?如果在平靜是,感覺心跳加快或者突停突止等心律不正常的情況發生就有可能是心悸。
胸痛。如果患有冠心病、心包炎、心絞痛、心肌病患者在發生心悸時就常常伴隨著胸痛。像心絞痛,疼痛多位於胸骨後、向左肩、疼痛每次發作一般為4分鐘左右,不超過15分鐘。原因可能是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冷等因素。註意休息,疼痛便可緩解。
呼吸困難。呼吸困難多見於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難比較輕的,比如心肌炎、心包炎、肺源性心臟病等。比較嚴重的像心源性哮喘。因為血中氧合血紅蛋白濃度降低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心律不正常對心功能的影響有時可為查明病因提供線索。
昏厥抽搐。多為不同病因引起的嚴重心律失常所致,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引起的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
心慌發熱。像出現心悸病癥的風濕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心肌炎等發熱性疾病都會出現發熱癥狀。出現這種情況註意要觀察熱型及其他癥狀、以免耽誤治療。
藥物導致。很多精神病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三環類抗抑鬱藥等都會導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過速、過慢、跳動不齊都會導致心悸。
註意事項
註意保證充實的睡眠時間,嚴重失眠者,可服鎮靜劑。
飲食註意使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吸煙喝酒。
一、診斷:
1、病史
心悸是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並無器質性病變,因而病史對於心悸的診斷尤為重要。如應仔細詢問患者心悸的發生是否與體力活動、精神狀態以及應用藥物等因素有關。若心悸常在輕度體力活動後產生,則病變多為器質性的,應進一步詢問既往有無器質性心臟病的病史,若心悸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或在應用阿托品等藥物之後,則為機體的一種生理反應。另外,心悸發作時間的長短也與病因有關。
如突然發生的心悸在短時間內很快消失,但易反復發作,則多與心律失常有關,此時應詳細追問心悸發作當時患者的主觀感覺,如有無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的感覺,是否伴有意識改變及周圍循環障礙,以便做出初步的診斷。若患者從幼年時即出現心悸,則多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關。
詳細詢問病史除對病因有一個初步判斷外,還可以瞭解患者有無其他官能性訴述或表現,對以後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2、體格檢查
詢問完病史之後,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格檢查。如懷疑患者有器質性心臟病時,應重點檢查心臟有無病理性體征,即有無心臟雜音、心臟增大以及心律改變等,有無血壓增高、脈壓增大、水沖脈等心臟以外的心臟病體征。患者的全身情況如精神狀態、體溫、有無貧血、多汗及甲狀腺腫大等也應仔細檢查,避免遺漏。
3、實驗室檢查
若懷疑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或嗜鉻細胞瘤等疾病時可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如測定血清T3、T4、甲狀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兒茶酚胺等。懷疑貧血時可查血常規,必要時可進行骨髓穿刺檢查骨髓塗片,以進一步明確病因。
4、器械檢查
器械檢查中最重要的是心電圖檢查,且方便、快捷,患者無痛苦。心電圖檢查不僅可以發現有無心律失常,還可以發現心律失常的性質。若靜息時心電圖未發現異常,可囑患者適當運動,或進行24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於懷疑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為進一步明確病因,還可進行心臟多普勒超聲檢查,以瞭解心臟病變的性質及嚴重程度。
5、應與下面的癥狀進行相鑒別:
1)年輕女性心悸胸悶很多人認為心悸胸悶是老人容易多發的疾病,可是現在發現很多年輕女性是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年輕女性為什麼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呢?而且很多年輕女性心悸胸悶還查不出來原因。
2)心悸伴乏力、面色蒼白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