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21:25:45
剛接觸穴位養生法的朋友都會問,足三裡怎麼找?足三裡究竟在哪裡?其實要快速定位足三裡很簡單,配上這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和按摩師教的簡單定位法,絕對一掐就到位。
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簡易找法: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
〖生理解剖〗足三裡穴在脛骨前肌,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為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分佈處,深層當腓深神經。
按摩足三裡的好處
足三裡中醫術語,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
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裡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足三裡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該穴,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三裡"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裡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隻用往內按就行瞭;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裡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艾灸“足三裡”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金元四大傢之一的李東垣特別註重脾胃,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灸“足三裡”有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宣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
可以養生保健: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預防衰老,對結核病、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後遺癥及其它病癥都有防治作用。三裡之灸能卻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裡灸叫做長壽灸。
防 治腸胃病:足三裡是胃經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於三裡”之說。對於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羸瘦、腹膜炎、腸雷鳴、腹泄、便 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胰腺炎、腹水膨脹、腸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裡穴相當有效。但胃酸 過多空腹燒心者,不宜灸足三裡,灸其鄰近處陽陵泉有良效。
有健步作用:能加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腫滿、倦怠、股膝酸痛,軟弱無力諸癥。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風濕痹痛、末稍神經炎等。
有補益腎氣的作用:對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裡。
其它各種慢性病:如眼疾、視力減退、鼻病、耳病、過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足三裡穴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①針刺足三裡可以促進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的提高。對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響。能提高補體C3DHA值,從而控制發病
②配三陰交,溫針治療121例,因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治療6天後,白細胞升高的有效率為73.6%。調整銅鋅失調艾灸足三裡,能調整老年人血中高銅與低鋅。
足三裡穴對腸胃功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