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脹氣怎麼辦 不想狂放屁又打嗝影響形象隻需要這幾步

2016-08-06 21:27:36

2、不要故意誘發打嗝,因為這樣做反而會使氣體更多地吞入胃內,加重腹脹。

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鍛煉腹肌。也可以學習氣功,做內養功,以仰臥式腹式呼吸為主,促進胃腸蠕動能力,使氣體容易排出體外。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還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4、不要吃得太快,不要狼吞虎咽,吃得太快會使你吞進去空氣,造成脹氣。人們每餐吃飯的時間不要少於三十分鐘。另外飲食不宜過飽,飯後不要馬上平臥。邊走邊吃,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腹脹。爭取每天進餐5-6次,但要保證攝入食物的數量和熱量均衡。

5、小心無糖食品。許多病人因為吃瞭含人工甜味劑的食品而導致脹氣。專傢建議每天不要吃超過2-3份有人工甜味劑的食品和飲料。

6、限制鈉鹽攝入,在購買食物的時候,應該註意閱讀食物標簽,購買每份鈉含量在500毫克以下的食物,確保每天攝入鈉的量不要超過2300毫克。

7、少吃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面食、豆類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都易在腸胃部制造氣體,最後導致腹脹。

8、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裡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

9、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食品含有不能被胃腸道內酶消化吸收的糖類,但易被結腸細菌酵解。牛奶中的乳糖也不能被完全吸收,所以應少吃黃豆、赤豆、番薯、栗子、花生及奶制品、啤酒和汽水等食品。

10、有積食要註意吃藥消化,胃腸蠕動不甚積極的朋友容易有宿食積聚在腸道內,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消化,而漸漸地發酵,產生瞭部分氣體。所以要吃一些有助於促進胃動力的藥物,令胃腸道充分動起來。

11、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制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腹脹加劇。

12、註意某些疾患。對某些疾患來說,腹脹或是先兆,或是癥狀之一,它們包括: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膀胱瘤等。

肚子脹氣,發作起來可讓人全身受罪。那麼,脹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肚子脹氣應該怎麼辦?

“正常人的腸胃中都會存在一定量的氣體。”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存有100—150毫升氣體,分佈在胃與結腸之間。當胃腸道內氣體量超過150毫升時,人就會有脹氣的感覺。脹氣是萬病之因,氣滯留在體內,使內臟活力受損,容易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的酸痛與疲勞。

脹氣主要分為寒熱錯雜型、食積停滯型、脾胃虛寒型。也就是說,消化不良、脾胃虛弱以及忽冷忽熱的環境都容易導致脹氣,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引起脹氣。 此外,肝、膽、胰腺、腹膜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導致胃腸脹氣。當身體無任何器質性病變時,用中醫方法治療脹氣是最佳選擇。

按照中醫經絡理論的說法,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其中,人的第二和第三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可以達到緩解脹氣的目的。方法非常簡單:1.腳趾抓地。站立或坐姿,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連續做腳趾抓地動作60—90次;2.腳趾取物。每天洗腳時可在盆裡放一些橢圓形、 大小適中的鵝卵石,泡腳時用第二、三腳趾反復夾取,堅持練習對脹氣患者大有裨益。

按摩也可消除脹氣。並攏食指和中指,輕揉臍上兩指和臍下兩指處。但需要註意的是,揉臍上兩指處時要逆時針,臍下處則要順時針。

如果有輕微脹氣,可以用一勺五香粉沖水喝,可以有效緩解脹氣。脹氣較為嚴重時,可借助十香丸、保和丸等中藥。

知道瞭肚子脹氣應該怎麼辦,在生活習慣上,經常脹氣的人平時要多吃稀軟少渣的食物,少吃豆類等產氣食物,還要註意多運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