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 揭開骨質疏松認識誤區有效治療疾病

2016-08-06 21:29:41

骨質疏松是很多中老年人常常會遇到的問題。骨質疏松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骨質疏松的人一定要註意,不要認為隻是簡單地缺鈣,應該及時瞭解病因找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骨質疏松最常見的癥狀:

包括瞭膝關節、腰背酸痛、身高縮短和駝背等。骨質疏松癥患者常在輕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發生骨折,即所謂的“脆性骨折”。嚴重者甚至咳嗽一聲、上廁所下蹲或系鞋帶時,都會發生骨折。有的人就是在做很常見的動作——抱小孩時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的骨折,常發生於脊柱、腕、髖(股骨頸)和踝部。脊柱壓縮性骨折時有的會出現劇烈疼痛,連翻身都困難,死亡率高達25%;髖部骨折的老人,50%的患者會因臥床而引發各種並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骨質疏松,補點鈣就行瞭?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發病機理和治療較為復雜的骨科疾病,僅靠單純補鈣就能治愈顯然是不可能的,它是一個綜合施治的科學過程,應因人而異,因病施治。就補鈣而言,首先要選擇正確的鈣劑類型,應該選擇安全性好、吸收率較高、使用方便的鈣劑,如精制碳酸鈣等。其次,單純補鈣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療效,須科學合理的補充鈣及維生素D

。鈣及活性維生素D的聯合應用,不僅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提高骨的質量,而且有利於消除因高鈣所導致的副作用,如高鈣血癥、高血壓、腎結 石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推薦元素鈣攝取量為:19~~0歲者,1000毫克/日;大於50歲者,1200毫克/日,同時需補充維生素D。

骨質疏松不關補鈣

1、維生素D:維生素D在防治骨質疏松中必不可少。無維生素D,人體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鈣,常人每日約需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相當於]100毫升牛奶,—片多維丸或每周30—60分鐘的日光浴),過量的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維生素D進入肝臟後,經過一系列羥化酶促反應,生成1,25(OH2)D等性代謝產物參與骨代謝。羅鈣全也稱鈣三醇,是維生素D活性代謝產物之一,不僅能促進腸道鈣離子吸收,增加遠曲腎小管對尿鈣的重吸收,而且活化破骨細胞使骨吸收和活化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

2、雌素:絕經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質丟失,使骨骼開始變脆,雌激素替代療法能防治骨質疏松,降低骨折發生率;減少絕經期的癥狀,如潮紅、陰道分泌減少、脾氣暴躁、失眠和多汗等;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從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生。雌激素替代方法可以口服、註射或皮下埋植法。雌激素替代法可引起乳房觸痛和體液瀦留。一些婦女可再次來月經,但不會懷孕。有人提心雌激素致癌,如在治療中同時使用孕激素,可以減少癌的危險性。對已有典型骨質疏松者,選用降鈣素、二磷酸鹽、氟化鈉等能迅速減輕疼痛,緩解病情,但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對已發生骨折的病人,加強外科治療,防止並發癥。

1/3

飲食療法補:鈣是根據生理發育不同階段鈣的需求,通過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等)補充鈣和維生素D。飲食補鈣的方法較多,排骨湯、牛奶等是較好的補鈣食物,蝦皮、扇貝、豆腐、青菜等也是含鈣較高的食物,老年人可根據需要調節飲食予以補充。

2/3

藥物療法:降鈣素,降鈣素為一種肽類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緩慢作用可以減少破骨細胞的數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動功能和改善鈣平衡的功能。

3/3

維生素D和鈣:維生素D及其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小腸鈣的吸收和骨的礦化,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鈣素的生成和堿性磷酸酶的活性。

骨質疏松西醫治療

(一)治療

如前所述,骨質疏松癥在出現骨折前多無癥狀,因此事先確定患者的危險因素並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例如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同時,藥物隻能使變細的骨小梁增粗,穿孔得以修復,但尚不能使已經斷裂的骨小梁再連接,即已經破壞的骨組織微結構不能完全修復,可見本病的預防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

預防包括獲得最佳峰值骨量,幹預發生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減少骨量丟失。骨峰值決定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方面。遺傳因素是主要的,約占75%,但迄今尚無有效的幹預措施,環境因素是可以調整控制的。因此環境因素的預防措施應該從兒童以及青少年時期開始,包括攝入足夠的鈣,適當鍛煉,尤其是負重鍛煉可以增加骨峰值。消除危險因素也是預防骨質疏松癥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戒煙和避免酗酒,過多咖啡因、低體重、長期制動以及過度運動都因盡可能避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