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個怎麼樣的人?發生在唐玄宗李隆基身上的靈異事件?

2016-08-16 23:40:23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他的安史之亂也是唐朝中衰開始的引線。為什麼一個人會造就這樣復雜的局面,他是明君還是昏君呢?下面隨中國小編一起看看李隆基,瞭解李隆基吧。

  唐玄宗李隆基或許是唐朝最有爭議的皇帝瞭,這個人年輕時頭腦清楚,殺伐果斷,和姑姑太平公主審時度勢發動兵變,一舉剿滅瞭妄想效仿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的韋皇後,把失勢遭貶的老爹李旦第二次扶上瞭皇帝寶座,自己也順理成章的當上瞭太子。後來姑姑太平公主入朝參政以後,野心急劇膨脹,也想做女皇,又是李隆基搶先下手,除掉瞭太平公主和餘黨,這位先後踩著兩個女人屍首上位的帝王,開創瞭唐朝最為著名的“開元盛世”。成也女人,敗也女人,一生離不開女人緣的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因寵愛楊貴妃而荒廢政事,終致唐朝遭受“安史之亂”重創,從此盛唐一蹶不振。

  史載,李隆基在七歲那年就已經膽識不俗,當時朝堂舉行祭祀儀式,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皇傢侍從護衛,小李子看不過眼瞭,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是我李傢的朝堂,幹你鳥事?競敢如此放肆的訓斥我傢騎士護衛。權勢熏天的武懿宗被這個七歲的小孩喝斥的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對這個志存高遠的少年郎備加喜歡。唐人鄭處誨在《明皇雜錄》中記載,武則天做女皇時,在朝堂大殿中宴請諸位皇孫,說是觀賞子孫相互嬉戲,實則心機深厚的女皇是在觀察後代,挑選事業接班人,為此女皇不惜命人取來西域國進獻的寶貝玉環釧做為獎品,讓李氏諸孫比試本領,其他人都表現的很積極,踴躍相爭,唯獨李隆基冷眼相向,不為所動,武則天非常驚奇,撫其後背贊賞道,此兒當為太平天子。

  一語中的,唐玄宗李隆基還真就做瞭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野史上流傳的這位太平天子的故事很多,年輕時他不但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傢改革傢,究其一生,還是造詣極高的音樂傢和書法傢,以及天才的作曲傢和戲曲傢,傳說他的許多音律靈感都來源於他的通靈,比如著名的唐朝大舞《霓裳羽衣曲》就是這樣誕生的。唐人鄭綮《開天傳言記》就記載瞭這樣一件靈異的事,有一天,玄宗李隆基座於大殿之上,手指頭不停的在身上摸索,退朝後,高力士就問他,陛下剛才以手按摸胸腹,莫非龍體欠安?玄宗答,非也,我呢?昨天做瞭一個夢,夢見夜遊月宮,諸位神仙賜我以上清之樂,嘹亮清越,非人間所有,伴隨著美侖美奐的音樂不經意中我就喝醉瞭,神仙們合奏瞭一支曲子送我歸來,這首曲子淒楚動人,杳杳在耳,回來後,我用笛子試著演奏瞭一遍,基本上還能記得住。坐朝的時候,我怕遺忘瞭夢中音樂,故此懷中揣笛,經常走神,以手指在懷中摸索回憶,並非身體不適。高力士馬上拜賀,請求玄宗賞賜一曲。玄宗一曲奏完後,餘音繞梁,妙不可言。高力士再拜詢問曲名,玄宗笑道,此曲名為《紫雲回》也。

  唐玄宗李隆基確實瞭得,不僅個人能夠演奏多種樂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等,還能作詞作曲,譜寫歌舞大曲,如《破陣樂》、《太平樂》、《上元樂》等等,還能讓樂工們為大象,犀牛翩翩起舞配上動物狂歡曲。當然作為音樂人的玄宗這些靈感究竟從何得來,是天賦異稟,還是潛心創造的,還是剽竊手下豢養的一大幫子音樂人的,卻也一直是個秘。

  再說玄宗泰山封禪時發生的兩件靈異之事,唐玄宗李隆基泰山封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史實,發生於公元725年,新舊唐書上都有著明確的記載,而且其親自撰寫並用八分書所作《紀泰山銘》就刻在山頂大觀峰,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話說玄宗這一年12月,帶著儀仗隊浩浩蕩蕩前往泰山,這一天,來到瞭滎陽地界,忽然在濟水河上就看見瞭一支張牙舞爪的黑龍,封禪隊伍被嚇得七零八落,玄宗佯做鎮靜,命令侍衛張弓射殺黑龍,弓弦響起後,黑龍忽然潛入水中不見瞭,從此濟水河風平浪靜,再沒有發生洪澇災害,這條河也就被命名為旃然。河中有異物並不鮮見,沒準是古代並未滅絕的生物,或許就是一條大鱷魚呢?很有可能是後世文人借玄宗泰山封禪而誇大事實呢,但這件事卻明白無誤的記載在唐人鄭綮筆下。

  玄宗封禪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浩浩蕩蕩的官員隊伍和儀仗隊來到泰山西側的時候,突然東北風大作,從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隨從人員住的帳篷被風撕破,支撐帳篷的柱子也被吹斷。官員們因此大驚小怪,十分恐慌,亂作一團。這時被封為封禪使的張說為瞭穩定人心,也為瞭給玄宗李隆基造勢,就說:天子封禪,一定會地動山搖,也會驚動各路神仙,我們有如此聖明賢德的君王,自然會有東海之神前來迎接,大傢不必慌亂,一會兒就好瞭。果然到瞭泰山腳下,天氣一下子變得風和日麗,一點風都沒有瞭。但是到瞭晚上,玄宗沐浴更衣,焚香齋戒時,天氣又變得惡劣起來,狂風大作,寒氣徹骨,玄宗馬上停止飲食,肅立寒露之中,向天禱告,奇怪的是一番禱告之後,竟然樹靜風止,天氣變暖,微風拂面,第二天,就在響徹雲宵的絲竹之聲和繚繞回旋的焚香中玄宗完成瞭這次驚天動地的封建迷信活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