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十大敗仗盤點:偷雞不成蝕把米

2016-08-16 23:45:12

  日本雖然是個小國,但在二戰時期野心不小,不斷的對外擴張,先發動侵華戰爭,然後再向蘇聯挑釁,可見日本人那罪惡的本性。在二戰爆發前日本人曾說自己600年沒有打過敗仗,這無疑是妄尊自大,下面十個著名敗仗就給瞭日本狂妄的軍國主義一個響亮的耳光。

  日本二戰十大敗仗盤點

  二戰爆發前,日本人曾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窮兵黷武的日軍由此妄自尊大,大肆對外擴張,先是發動瞭侵華戰爭,並向蘇聯挑釁,接著在東南亞挑起事端,繼而在太平洋與美軍拼殺……然而,回顧日本軍隊二戰時期的作戰史,其敗績紀錄卻給瞭狂妄的軍國主義者一記記沉重的耳光。

  1、哈勒欣:偷襲不成反遭滅頂之災

  侵占中國東北三省後,日本人便開始對蘇聯遠東地區蠢蠢欲動。1939年5月初,日軍悍然發動哈勒欣戰役,借以試探蘇聯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也想通過與蘇聯和中國兩線作戰,提高國際威望,同時,還想切斷蘇、中聯系,阻止蘇聯對中國抗戰的援助。

  幾天之內,日軍就擊潰瞭哈勒欣河西岸的蒙古邊防部隊。根據《蘇蒙互助條約》,駐蒙蘇軍與蒙古騎兵會合,阻止瞭日軍的繼續前進,將戰線穩定在邊界線上。蘇共當局敏銳地認識到,這決不是一場尋常的邊界沖突,接下來肯定還有激烈戰役,如果讓日軍“北進”陰謀得逞,勢必會讓納粹德國覺得有機可乘,那樣蘇軍將面臨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斯大林一方面命令加強遠東軍區實力,一方面急調朱可夫將軍指揮迎戰日軍。

  6月22日到26日,日軍空軍先後三次侵犯蒙古領空,蘇聯空軍給予瞭有力回擊,最後日軍不敵蘇軍,以損失上百架飛機的代價草草收場。8月中旬,日軍調集7。5萬人、182輛坦克和相當數量的火炮和飛機,組建成第六集團軍,準備與蘇軍決戰。

  朱可夫根據敵我形勢建議主動出擊,在日控哈勒欣河東岸地區與敵決戰,即以占優勢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突襲日軍兩翼,迂回至其後方達成合圍目的,而後逐步殲滅。這個想法得到瞭斯大林的首肯。朱可夫斷定日軍無法及時調動增援部隊,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快速機動部隊。因此,隻要蘇軍能夠出其不意地發動側翼進攻,一場殲滅戰就已經勝利瞭一半。這就要求戰役準備必須保密,並且要施以欺騙行動。為此,蘇軍制訂瞭周密的作戰預案,采取瞭許多偽裝措施和反情報手段,所有部隊調動、兵器配置、現地勘察等行動,都以“隱蔽”二字為第一要求。朱可夫下令印制瞭幾千張傳單和《戰士防禦須知》,並且故意讓日軍“偶然”得到它們。蘇軍還使用易於破譯的密碼通信,大講秋冬季防禦的問題。為瞭偽裝部隊的運動,蘇軍調來大批音響器材,模擬飛機飛行、坦克開動和構築工事的打樁聲。起初,一有聲音,日軍就向蘇軍陣地射擊,十幾天之後就習以為常,對任何聲音都不在意瞭。最保密的東西要算是戰役計劃本身瞭,總攻計劃由朱可夫親自擬定,各兵種司令員隻根據他的批準分別制定相關計劃。所有作戰文書,一律隻有一名特選的打字員負責。至於各級指揮人員,到行動開始前4天,才按由高到低的級別逐次受領任務­戰鬥前3個小時,才向士兵傳達戰鬥任務。這些隱蔽和欺騙手段收到瞭奇效。日軍認為,蘇軍無意、也無力發動一場進攻戰役,隻能消極防禦,自己一邊掌握著戰役的主動權。日軍計劃8月24日發動進攻,而8月20日正好是星期天,大批日軍將校軍官休假,有些甚至外出遊玩去瞭。朱可夫果斷抓住這一良機,8月19日,蘇軍側翼進攻部隊進入進攻出發陣地­20日凌晨5時45分,炮火準備開始­8時45分,蘇軍發起全線總攻。

  

  鋪天蓋地的炮火轟擊,一下子把日本人打蒙瞭。日軍各級指揮觀察所、通訊設施幾乎全部被摧毀。炮火在日軍陣地四處開花,日軍根本摸不清蘇軍的進攻動向。經過三天激戰,23日傍晚,蘇軍完成瞭對日軍第六集團軍的合圍,開始分割殲滅。其間,日軍曾派出增援部隊,但半路上被蘇軍頂瞭回去。被圍日軍企圖沖破包圍圈,同樣遭到瞭失敗。8月30日,日本第六集團軍全部被消滅。

  1939年8月底,日本平沼內閣在一片聲討聲中辭職。9月15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協議,決定結束哈勒欣河流域的一切戰鬥行動。哈勒欣之戰讓日本人飽嘗“北極熊”的厲害,從此以後,日本軍隊再也不敢“北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