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務員怎麼放假 古代公務員怎樣度過小長假

2016-08-17 22:23:55

  在中國古代,常規假期和現代假期稱呼有很大差別,但也可見從古到今演變的痕跡。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早在西漢時期朝廷就確立瞭公務員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朝廷各級官員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這個“休沐”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星期六和星期天。

  除瞭常規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於官員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遠近定天數,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假期裡大傢可以擦洗、打掃衛生、走親訪友、遊山玩水,這樣的假期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  

  一、唐代假日超過瞭100天,宋代假日超過120天

  到唐朝永徽三年,國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那時官員每十日休假1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瞭“浣”的稱謂。據《問奇類林》記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瞭這樣的常規假,每年還有3個“黃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3天假,元宵節、中元節、孟蘭盆節、端午節、重陽節、三伏天幾乎每逢節氣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喪假、探親假已十分完備,但遇到特殊的日子也要放假,比如皇帝的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假日超過瞭100天。這麼多的假期是詩人的福音,如元稹的《寒食日》中寫到“今日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傢同出遊”,杜甫的《清明》中則有“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的描述。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據史學研究者介紹,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節日最多的朝代,不但開創瞭“天棋節”這樣的新節日,而且是逢節必休,依然有“黃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還有“小長假”,如聖節、上元、中元、夏至、臘月各三天假,合計每年假期超過120天。宋代假期的增加成就瞭宋代文人,如蘇軾借著黃金周長假,留下許多千古絕句“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宋代不僅重視文人墨客的考選,把他們重用到公務員隊伍裡來,也重視他們的待遇和假日訴求。到瞭宋代中期,經過幾次漲工資,公務員的待遇大幅提升,改變瞭宋初低工資的局面。這樣公務員不僅增加瞭假日的休閑時光,也有瞭優厚的生活待遇,再加上宋代經濟得到瞭快速發展,都市生活崛起,各類休閑場所湧現,也給公務員的休閑提供瞭很好的場地。那麼,宋代的公務員都是如何度過自己的“小長假”呢?

  二、會客宴飲,休閑遊樂,放松身心,享受情趣

  當時,宋代最發達的當屬汴京、洛陽、臨安等一線城市。這些城市都建有茶樓酒肆、勾欄瓦肆以及各類園林休閑場所,供各階層的民眾休閑娛樂。而公務員更是這些娛樂場所的主要人群。

  宋代城市的茶肆酒樓不僅提供餐飲服務,更是社交活動場所。在《東京夢華錄》一書中,隨處可見對當時遍佈城市的酒樓茶肆的記載:“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聞如此。州東宋門外仁和店、薑店,州西宣城樓、藥張四店、班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傢、奶酪張傢,州北八仙樓,戴樓門張八傢園宅正店,鄭門河王傢,李七傢正店,景靈宮東墻長慶樓。在京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其餘皆謂之‘腳店’。賣貴細下酒,迎接中貴飲食,則第一白廚,州西安巷張秀,以次保康門李慶傢,東雞兒巷郭廚,鄭皇後宅後宋廚,曹門磚筒李傢,寺東李傢,黃胖傢。九橋門街市酒店,彩樓相對,秀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後,景靈宮東墻下長慶樓尤盛。”

  除此之外,汴京還有東角樓街巷、潘樓東街巷、馬行街、寺東門街巷、大內西右掖門外街巷等商業聚集地。據資料統計,在汴京城內著名的酒樓有樊樓、會仙酒樓、潘傢酒樓、和樂樓、欣樂樓、八仙樓、時樓、班樓、太和樓等,都是聞名的供人休閑之地。最著名的樊樓,後又改名為豐樂樓,在宣和年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用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環境良好的酒樓為大眾休閑提供瞭極佳的場所。公務員們可以在這裡宴飲、會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