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33:45
斯大林曾經蘇聯最高領導人,死後應該要入土為安,但是赫魯曉夫又怎麼會想要將他的遺體送到北京呢?也正是因為如此,毛澤東內心深處便覺得赫魯曉夫是個險惡之人。那究竟是因為什麼事發展到赫魯曉夫想將斯大林的遺體送到北京呢?
1958年中蘇關系出現裂痕,之後便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向惡化。195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隆重慶祝國慶10周年。赫魯曉夫在來北京前剛剛參加過美蘇戴維營會議。此前,中印邊境出現流血沖突,作為中國盟國的蘇聯卻發表偏袒印度的聲明,以中間人的口吻呼籲雙方和平解決。蘇聯不顧自己盟友的利益拉攏印度,卻要中國服從它的利益,這自然引起毛澤東的憤慨。
赫魯曉夫到達的當天晚上,中共領導人與蘇共領導人便在中南海頤年堂發生瞭激烈爭吵。據當事者稱,當時的情景,可以用“吵得一塌糊塗”來形容。第二天,在天安門城樓上,赫魯曉夫告訴毛澤東,不打算履行援助中國研制核武器的協議,毛澤東隻是平淡地回答:“那也好,由我們自己來幹。”
這時中蘇之間出現爭吵,關鍵問題在於赫魯曉夫剛剛訪問美國實行瞭關系“緩和”,因此要求中國也要服從這一蘇聯外交的需要,在周邊也要相應地實行緩和,對美國和印度都不能強調鬥爭。一向堅持獨立自主的毛澤東當然不買賬,嚴厲批評蘇聯的妥協政策違反瞭馬列主義,並加上“半修正主義”之稱(當時中共講修正主義還是指南斯拉夫)。赫魯曉夫則用更難聽的語言諷刺中共領導是“好鬥的公雞”。
過去中蘇兩國關系好時,誰都不提歷史遺留的兩國邊界問題,而一旦出現爭吵,過去的老賬便難免會搬出來。赫魯曉夫訪華時曾與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秘密進行瞭長達7小時的會談,會談中就中印邊境事件對中國進行指責。周恩來則反駁說:你們領土問題處理的也不好,你想證實一下嗎?示意中蘇之間也有領土歸屬問題尚待解決。這是自“中蘇蜜月”以來中蘇兩國領導人在內部會談中最激烈的一次相互指責,並且首次提到瞭雙方敏感而又回避的邊界問題。
為瞭緩和一下氣氛,赫魯曉夫在離開中國時建議,雙方都燒掉10月2日的會談記錄。中國方面如實去做瞭,現在有關這次爭吵的記述都引自當事者的回憶。
進入1960年以後,中蘇關系更是日益惡化。起初引起中蘇交涉的是中印邊界糾紛,接著是對國際形勢緩和的看法以及斯大林的評價等問題。
在紀念列寧誕辰90周年,由毛澤東提議,中共中央組織發表瞭3篇文章,即《紅旗》雜志編輯部文章《列寧主義萬歲》、《人民日報》編輯部文章《沿著偉大的列寧的道路前進》和中宣部部長陸定一在中共中央紀念列寧誕辰90周年大會上的報告《在列寧的革命旗幟下團結起來》。這3篇文章系統闡述瞭中共中央在時代性質、和平共處、和平過渡、社會主義革命、帝國主義本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上的看法,指名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義”,實際把矛頭指向瞭蘇共中央。然而,這時赫魯曉夫看到這些文章,卻是怒火中燒,蓄意采取高壓政策對付中國,先采用政治圍攻手段,不行便再施加經濟壓力。
1960年6月,由彭真、康生率領的中國黨的代表團出席羅馬尼亞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他們剛到佈加勒斯特就聽說,赫魯曉夫從1月起就開始做東歐國傢兄弟黨的工作,要他們一致對付中國,因此感到氣氛不對頭。會議剛開始,代表團就向中共中央報告說,他們已經陷入瞭蘇方“事先佈置好的一個圈套”,整個事情可以說“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一個罕見的大陰謀”。
事先已經組織好東歐各國黨一致行動的赫魯曉夫,在佈加勒斯特會議上對中共代表團展開瞭圍攻。這個一向粗魯的赫魯曉夫頗為得意,對毛澤東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批評毛不懂現代戰爭,動輒就算中國有多少人,有多少民兵,絲毫不瞭解在現代戰爭條件下那些人不過是一堆肉。他還指責毛總是宣揚不怕戰爭,說什麼死個幾億人,還有幾億人照樣建設社會主義,“應該被認為是瘋子”。
針對中國共產黨維護斯大林的威信一事,赫魯曉夫甚至聲稱:“你們把斯大林與我們對立起來,彭真同志,你們的賭註下得不對頭瞭。如果你們要斯大林,我們可以把他的屍體搬到你們北京去,供你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