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閨房絕密隱私 看得人臉紅心跳

2016-08-17 22:34:33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男人都喜歡貌美女人,這是千古不變的準則,沒有哪一個男人說他喜歡醜女人的,那麼古代美女的愛恨情仇又是什麼樣的呢?古代少女閨房秘事有哪些呢?下面大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少女的閨房秘事 紅妝盡收奩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遠古人已知止水鑒容,流水沐浴,用貝殼、獸牙裝飾頸項。至西周時期,奩(音連)中國古代女子用以盛放梳妝用品的盒子就出現瞭,後來經過歷代發展,奩的款式多種多樣,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具有實用性,又極具藝術觀賞性。

  

  古代不少文藝作品中,就有聲有色地展示瞭奩的形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鳳凰臺上憶吹簫》中有句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抒發丈夫趙明誠去世後的憂鬱心情。寫得更為淒婉的有王易簡句:相思日暮,恨洛浦娉婷,芳鈿翠剪,奩影照淒楚。

  

  奩也見於古代畫卷中,東晉顧愷之在《女史箴圖》中畫有兩位正在梳妝的仕女,身旁就有四個奩;宋人的《半閑秋興圖》中有一條幾,上面放著一個奩及一些梳妝用品,中間擺鏡架,銅鏡中映出仕女面容。在文學史上,唐代韓偓等人的詩歌因多寫男女之情和婦女的服飾容態,詩風綺麗纖巧,被稱為香奩體,對後世詩歌有一定影響。

  

  中國的妝奩文化歷史久矣,在西周至秦漢時期,奩多為銅、陶器,且一般器腹較深,底有三足,旁有獸銜耳環,風格粗樸。 在山東省文物精品大展中,即展出瞭一件西周時期的銅奩,這件造型和題材內容非常奇特的奩出土於山東莒縣,最初由清末莒縣文物鑒賞傢莊湛巖收藏。銅奩高5厘米,長12厘米、寬5厘米,呈長方形,直壁稍微內收,頂部有兩扇可對開的小蓋,每蓋一紐,分別為男、女裸體人物,呈面對面跪坐狀。

  

  奩下部,鑄有六個人形器足,皆裸體、屈膝,雙手在後背負器身。以裸人為題材應與祈求種族繁衍的思想有關,象征著子孫繁衍之意。 據文物專傢介紹,古代的銅奩、陶奩既是梳妝用具,同時還兼作貯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這種一器多用的方法,讓當代人看來就匪夷所思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