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怎麼死的 三毛的死亡之謎

2016-08-17 22:40:09

  三毛是我國現在著名作傢,當時報道三毛是死於自傢的浴室裡自縊身亡。但是近期《哭泣的百合——三毛死於謀殺》書中描述三毛死亡疑點眾多,並非死於自殺?那麼三毛是怎麼死的?下面中國小編就談談三毛的死亡之謎。 

  三毛,著名女作傢,1943年出生於重慶。她的文字影響瞭無數六零、七零後的青春。在她的筆下,撒哈拉沙漠何等美麗何等地浪漫。曾幾何時,一曲“夢中的橄欖樹”廣為傳唱。三毛,一個熱愛生活的女人,20年前的1月4日,她在醫院用絲襪上吊自殺……

  王堯:這個女子可以說她的書其實是影響瞭大陸一代人。在剛剛過去的1月4號是她去世20周年的紀念日,這個人就是人所共知的女作傢三毛。杜榕給大傢介紹一下最近島內關於她的紀念活動以及她的生平事跡。

  杜榕:最近島內對她有一個很大規模的紀念活動,有一個20周年,以橄欖樹為主題的,因為有一首很著名的她寫詞的歌叫《橄欖樹》,在大陸流傳瞭很久,在臺灣當時是禁歌,故鄉在遠方,遠方就是大陸,當時有統一的情結。她為人所知,主要是她的作品在六七十年代,不管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是被廣為傳頌的作品。尤其因為她周遊世界,而且嫁瞭一個西班牙的老公,寫瞭很多遊記,文字又很優美,她的作品中又充滿瞭愛,所以,六七十年代的人其實對她更為熟知一些。

  她的一些寫過的歌我倒是聽過,比如《橄欖樹》,包括她出過的一張《回聲》的專輯,但是具體的書,沒有很詳細地瞭解。

  吳亞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等。

  王堯:我們那一代人,尤其在我們中學那一階段,小女生可能人手一本,而且當時她那種流浪的精神。當時大陸那種情況下,可能環遊世界,很多小女生的夢想是環遊世界,可能就是受她的書的影響。尤其在撒哈拉沙漠那一段時間,其實是苦中作樂的,沙漠的生活環境未必多好,但是她把流浪的生活寫得特別特別美。

  杜榕:而且她隻是看瞭《國傢地理》的一篇文章而已,然後她就決定去那個地方,去那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居住下來,這種勇氣和那種流浪的精神可能是很多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向往的一種。

  王堯:對,而且她的作品還有一個吸引人之處,她把她的每一次戀愛都融入其中,而且美化瞭,她是一個很多情的人,如果你看過她的作品的人,她從小學就有暗戀對象,一兩個,但是她把他們寫得很美,過去的似乎都是很美的。她還有一個很著名的篇章,就是叫《傾城》,寫的當時她在德國的時候,她從西德到東德去,經常是別人對她一見鐘情,當時在邊防哨卡的東德軍官怎樣對她一見鐘情,從很大情況上,我覺得她是一個很自戀的人,很多人都說她相貌平平,哪有那麼多人喜歡她呢?她去世之後,我們的《環球時報》還發過質疑她流浪生活的文章,曾經有人到撒哈拉沙漠尋找她生活的足跡,發現瞭很多疑點,而且她的那位前夫,有的人說不存在。這都是歷史的懸案。在她過世前幾年,她跑到新疆王洛賓住的地方,和王洛賓還密切接觸瞭一段,當初有人說她好象愛上王洛賓瞭,後來當然也否認。三毛這個人本身就很多情,而且臺灣人的表達方式容易給人一種錯覺,因為當時大陸表達感情非常含蓄的時代。

  其實那段時間她還是蠻風光的。就算你懷疑她以前寫的那些書有一定的虛構和想象的成份,但是她後來實實在在的有一些東西,你是必須不得不佩服的。比如她當時寫的劇本,《滾滾紅塵》,當時也是橫掃各大頒獎禮。而且她創作的好多歌,你剛才提到的《回聲》,都是後來傳唱非常經典的歌曲。但是大傢認為,其實是又一次掀起一個小高潮的時候,她突然選擇瞭自殺,當時大傢對她的死因也是眾說紛紜的,有的人說因為《滾滾紅塵》沒有拿過編劇獎,其他獎得都得不少,男女主角都得瞭。

  吳亞明:而且還得到瞭很多批評,因為她是以張愛玲的故事為藍本。

  杜榕:20周年紀念活動的時候,她的傢人出來有說法。

  說她對死亡始終有好奇心,一直想知道,去瞭解這個死亡,所以當時做瞭這樣一個選擇。因為我看有不少人出過一些書質疑她是自殺的,有一本叫《哭泣的百合——三毛死於謀殺》,專門質疑某種疑點。亞明老師也提出來瞭,當時在醫院洗手間裡面,用一個掛吊瓶的掛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