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術真陰是什麼?為何男子要多吸真陰?

2016-08-17 22:42:29

  古代的房中術,男人有真陽,女人有真陰。以前提倡真陰吸得越多,對男子的健康就越是有利。那麼為何男子要多吸真陰?房中術真陰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探究竟吧。  

  “精”在中國古代又被稱為元精、元陽或真元。不要小看瞭這個“元”,《易經》上乾卦的卦辭“元亨利貞”,元排在第一,所謂元始之德,即充沛宇間、開創萬物的陽氣。男人的“精”既然如此寶貴,那不做愛不就得以保全瞭嗎?為什麼道教從來沒有任何形式的禁欲(不是節欲)理論呢?

  我們先來看看《昕心齋客問說》上的說法:

  客問元精與交感之精何以異?曰:非有二物。未交之時,身中五臟六腑之精,並無停泊處,卻在無中,未成形質,此為元精。及男女交媾,精自泥丸順脊而下,至膀胱外腎施泄,遂成渣滓,則為交感之精矣。

  這裡的“交感之精”,就是男人做愛時射出的精液,一射出來瞭,就不再是元精瞭,是廢物瞭,不值錢瞭。像小說《國色天香》中在說到周公子與玉狐頻頻交媾時,就說:“周公子貪戀美色……豈知人之真元已失,未免精神倦怠,便就不似先前那等充實身體。況又旦旦而伐之,豈有不欲火上攻之理?所以人之元陽,乃系一身之寶者,不喪失,不但寒暑之氣不侵,可以長生壽者。”

  這種以元陽為一身之寶的觀念在筆者讀書的時代仍未過時,在十三四歲讀書的時候,我的老師就一再諄諄告誡自慰的壞處,但其說明的方式卻一點也不科學,一點也不生理衛生。

  古人在研究男女做愛的過程時,就已經認識到房事之後,男方有不應期,而女方卻可以隨時再接受挑戰,這種生理上的男女不平等自然會激起男人的憤慨。憤慨來憤慨去,又總結出一條,是男人損傷瞭自己,滋補瞭女性。於是很自然就有瞭固精、積精、保精之說。

  你想要,我偏不給,這明顯是楊朱精神——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樣未免有損女人心目中男人的完美形象。這裡就要談到采陰補陽的觀念瞭。最初的采陰補陽觀念其實就是“合氣”,如《混元八景真經》上所說的:“老陰奪少陽,陰命自然昌;老陽奪少陰,陽齡死不侵。人若悟此法者,可以救老得少,返老還童。”

  采陰補陽這一發明的初期運用中,男方要握固不瀉,要在不損害自己身體的前提下照顧到女方的情緒和健康,男女雙方靠性交增強彼此元氣,而不像後來,變成男方對女方的純粹榨取,還有一個更殘酷的名字,叫做采戰。在采陰補陽的過程中,男方為瞭交而不泄,除瞭加強自身素質之外,還要借助內服、外敷藥物,使得陽物舉而堅,堅而久。同時也註意通過大量的前戲技巧,讓女方盡快達到性高潮。

  相對於男人的真陽,女性也有真陰。然而真陰是什麼東西,古人也說不準,是性交時女性的分泌物還是性高潮時的分泌物呢,歷來醫傢和道傢之書沒有說清。我們不妨來看看清代情色小說《杏花天》,此書主要描寫男主人公封悅生的風流艷遇與放浪行為。他在得到房中秘術之後,連名妓妙娘也對他依依不舍,以致死心塌地地嫁給瞭他,而最終妙娘本人也因貪圖房室之樂一命歸天——“自此以後終夜歡狎,時刻聚首。在悅生丹田永固,在妙娘癸枯血竭。過殘臘至次冬不及一周,妙娘淫欲奢縱,不惜身體,懨懨一病,名登鬼祿。”

  做愛做到死,不知道是不是死瞭也要愛。從這個小說可以看出,真陰是經不起榨取的,而房中術提倡的是真陰吸得越多,對男子的健康就越是有利,並勸告最好是多多地吸取不同女子的真陰。關於這一點,唐代孫思邈在《房內補益》中說:“人常禦一女,陰氣轉弱,為益亦少。陽道法火,陰傢法水。水能制火,陰亦消陽。久用不止,陰氣逾陽,陽則轉損,所得不補所失。”《玉房秘訣》則說:“青牛道士曰:數數易女,則益多,一夕易十人以上,尤佳。常禦一女,女精氣轉弱,不能大益人,亦使女瘦瘠也。”《玉房指要》中也說:“但接而勿施,能一日一夕數十交,而不失精者,諸病甚愈,年壽日益。”

  看來過於頻繁地采陰是對女子最大的傷害,而對於男子也不會帶來什麼好處,所以最好盡可能與不同的女人交合,越多越好。這恰恰不是不尊重女性,而是愛護女性——這個邏輯有點那個那個,當然,這是古人的邏輯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