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50:24
在嶽飛無辜被害後,對嶽飛一向仰慕的獄卒隗順正冒著生命危險將遺體連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叢祠旁。《朝野遺紀》記載為“獄卒隗順負其屍出,逾城,至九曲叢祠中。
故至今九曲王顯廟尚靈。順葬之北山之誑”。為瞭日後辯識,隗順又把嶽飛身上佩帶過的玉環系在其遺體腰下,還在墳前栽瞭兩棵桔樹。隗順臨死時對他的兒子說:“以後朝廷給嶽大人平反後,如果找不到他的遺骨,必定會懸賞來尋找,到時候你告訴官府:嶽大人的棺材上有一個鉛筒,上面有大理寺的勒字,那是我埋葬時所作的標記”。
嶽飛遇害後人們一直要求為他平反昭雪,但宋高宗始終置之不理。到瞭宋孝宗即位,為瞭給太上皇保留體面,假稱“仰承”高宗“聖意”,給嶽飛恢復官爵與名譽,此時距嶽飛遇害已21年瞭。隗順的兒子把其父藏屍的真相告知官府,嶽飛的遺骨才得以遷葬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讓後世之人得以憑吊。
歷史上,籌集大量銀兩,營建嶽飛墓、嶽飛廟,又刊印瞭《嶽忠武王初瘞》,在當時影響頗大。但是,宋代眾安橋一帶南有北瓦,東有禦街,北面則面臨著錢塘路,都是繁華的街市,而且在眾安橋西不遠的地方,有軍隊駐守,如果有人在這裡掩埋、植樹、立碑,守軍不可能不知道。
再者,宋時的臨安城遠比現在的杭州城小,根據史料記載,隗順背著嶽飛的屍體“越城”而走,眾安橋在城內,如果真是初葬在這裡,就不存在越城的說法。因此,嶽飛的遺骨埋葬在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證據更為充足,也更為普遍被人民接受。
嶽飛墓幾經修葺,現在的嶽飛墓闕是1979年整修時按南宋建築風格設計的,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墓闕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嶽飛的泰檜、王氏、張俊、萬俟咼四人。跪像背後墓闕上有楹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在秦檜和他老婆的跪像前邊,還有這麼一副對聯,是用秦檜夫婦互相埋怨、對罵的口氣寫的,很有意思:
唉!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上聯是秦檜的口氣,意思是:“唉!我本來就是個沒人心的東西,可身邊要是有個好媳婦,興許也不至於沒完沒瞭的老在這兒跪著吧?” 下聯是用秦檜老婆的口氣回答說:“呸!雖說我是個長舌頭女人,可要不是因為你這個老賊,我怎麼會老陪你跪著挨人唾罵!”
除瞭嶽墓,人們還在各地建立瞭嶽王廟來紀念民族英雄嶽飛,其中最有名的是杭州的嶽王廟。嶽飛死時隻三十九歲,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悲痛的冤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