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秘史:清朝皇帝乾隆是林黛玉的親生兒子?

2016-08-17 23:00:53

  我們都知道林黛玉是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想必曹雪芹在塑造這個人物之前定是有人真實人物作為原型。看過文章標題的讀者也在生疑,為什麼說乾隆皇帝的母親是林黛玉,盡管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很難去聯系起來的兩個人物,但是深究背後,我們會發現生活的真相。

  對於乾隆的身世之謎,民間也是各有說法。正的,野的爭相鬥艷呀,因此乾隆皇帝身上迷似乎一種歷史的魅力,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正史、野史與傳聞,乾隆的身世有如下幾種說法:

  ①乾隆生於雍和宮,母親是熹妃鈕鈷祿氏,父親是雍正皇帝。

  ②乾隆生於雍和宮。母親是熱河民間女子,父親是雍正皇帝。

  ③乾隆生於避暑山莊。母親是熱河行宮宮女李佳氏,父親是雍正皇帝。

  ④乾隆生於避暑山莊。母親是江南女子“傻大姐”,父親是雍正皇帝。

  ⑤乾隆生於海寧陳傢。母親是陳夫人,父親是陳世倌。

  ⑥乾隆生於雍和宮。母親是林黛玉,父親是曹雪芹。

  為瞭生下乾隆,雍正皇帝、陳世倌、曹雪芹和滿漢女子各色人等著實忙得不可開交。事實上,第一條是正史,第六條是笑話。第二、三、四條無法證實也無需證偽,隻能永遠作為民間流言存在。第五條流傳最廣,但也已經被史學傢以確鑿的證據推翻,不再值得研究瞭。那麼,除瞭相信正史,就已別無選擇。

  乾隆的身世之迷的傳播歷時已久,它是清朝最有趣、傳聞最多的歷史疑案。朝野上下,京城內外,官方文獻,禦制詩文均被搬出來考證,而在清末民初排滿情緒的推波助瀾下,野史筆記、民間故事、戲曲小說,都在盡情地演繹這段故事。在一切傳聞和野史都被證偽之後,穿過層層的歷史迷霧,繞過熱河女子、李佳氏、傻大姐、陳夫人等各形各色的女人,唯一的真相隻能鎖定在——乾隆生於雍和宮,母親是熹妃鈕鈷祿氏。於是,乾隆真正的母親終於和世人見面瞭:熹妃,鈕鈷祿氏,崇慶皇太後,滿洲貴族血統。

  自此,好像這所有紛繁的傳聞都被考證推翻,真相被正史揭開瞭。其實不然,翻開有關於這位熹妃的檔案,乾隆真正的身世之謎才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果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原本姓錢。那麼,錢氏是誰?根據錢治冰的最新考證:“乾隆之母錢氏(1692-1777年)是浙江嘉興錢綸光與其妻書畫傢陳書(1660-1736年)之幼女,是刑部尚書錢陳群(1686-1774年)的妹妹”。錢陳群“歷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尤得乾隆帝的尊寵,倚為###儒臣,二人之間除君臣之誼,又是文字知己,乾隆稱之為‘故人’。錢陳群每有詩作進呈,乾隆必親筆題詩回贈。他退休後,仍屢次升遷,加尚書銜、太子太保。乾隆帝賜之以‘食全俸’,常寄自己的詩作,請錢陳群和作。他數次去北京,為皇太後和乾隆帝祝壽,並同乾隆帝到塞外圍場行獵,並參加‘香山九老會’。

  乾隆十六年(1751年)錢陳群首次扈從高宗聖駕南巡,並隨駕錢王祠陪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錢陳群二次扈從高宗聖駕南巡,再次隨駕錢王祠,乾隆賜禦詩褒揚錢氏先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高宗第三次南巡時,錢陳群已告歸在籍,即赴常州恭迎聖駕,並扈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地,再次隨駕錢王祠,並攜臺州族孫錢選,以傳世唐賜鐵卷晉呈禦覽,乾隆賜禦制鐵卷歌一首。”此外,“錢陳群的學生阿桂、劉墉、紀昀等備受乾隆重用……錢陳群的子孫世代包括女婿、族人均為朝廷重臣,可見錢陳群與乾隆母子的關系非同尋常,恐怕一般親戚關系是無法做到這一步的。”(錢治冰,《關於乾隆生母最新考證的最終結果》)

  同時,前文提到的乾隆極其關心錢塘江海塘工程,這可能與他的真正身世有關。“公元前910年8月,吳越王錢鏐為瞭保護海岸,使其免受海潮侵蝕,命人采山陽的竹子,又令矢人造箭三千隻,募強弩五百人以射濤頭,使‘潮回錢塘,東趨西陵’。……乾隆繼位後,開始重修錢氏海塘。乾隆二十五年,浙江潮信告警。乾隆從‘海塘為越中第一保障’的認識出發,四次親臨海邊,檢查海塘工程。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乾隆到杭州的第二天,即親臨海邊,親試打樁,他見石樁必須內移數十丈方能固定,必然會損毀百姓的田廬,是‘欲衛民而先殃民’,決定先建柴塘,待接漲沙堅,再改築石塘。到乾隆晚期,憑借國傢強大的經濟實力,浙江境內已建成自金山到杭縣長達二百四十八裡的魚鱗石塘,錢塘江南岸也修建瞭自寶山至金山長達二百四十二裡的塊石簍塘。石塘到現在依然保存完好,仍然起著擋潮防患的作用。

相關推薦